云龙白族民俗歌舞:“打街”

“打街” , 又称“耍春牛” , 是流传于大理州云龙县长新乡大达村白族民间的一种群众自娱性广场民俗歌舞 。“打街”历史悠久 , 源于古代白族“本主”祭祀活动 , 是云龙山区白族群众在新春佳节民俗节庆礼仪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大达村“打街”演出活动是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举行 , 正月初一接本主 , 初二初三表演“打街” 。除在本村演出外 , 还到附近白族村寨去演出 。
大达村白族“打街”表演角色分为“农、工、商、学” , 以“农”为主 , 两人扮水牛 , 两人扮耕田者 , 挖地做农活的三四人 , 各扛一把锄头 , 扮栽秧者人数不限 , 多时可至20多人 , 扮秧官一人 , 扮小猴若干人 , 送晌午的一人 , 算命先生一人 , 小炉匠一人 , 春官一人 , 霸王鞭表演若干人 。在演出中各种角色先后登场 , 表演渔夫、樵夫、耕夫、书生 , 情节一般反映农事活动 , 表演时大多是环圆场进行 。
演出开始时 , “小猴子”先在场内跑跳 , 做各种滑稽动作 , 意在逗乐 , 并将场地扩展开来 。然后“春官”上场唸恭贺词 , 如“春官来得早 , 四句逗得好 , 保佑五谷得丰登 , 人人乐陶陶”等 , 贺词也可由“春官”即兴编创 。接着角色依次上场 , 在白族民间吹打乐的伴奏下 , 表演打霸王鞭 , 表演犁田、栽插 , 表现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 。为了取乐 , 还表演“喂牛吃盐巴” 。“盐巴”是用观众送来的饵块充当 , “牛”将饵块吃下去 , 即是“牛吃盐巴” , 引起观众欢笑不止 。匠人、商人的表演 , 内容为说一些本行话、笑话 , 唱曲子 , 一般都是即兴表演 。“小炉匠”表演拉风箱打铁的动作 。“算命先生”为丑行表演 。
春节期间 , 除了在村中戏台上演出 , “打街”演出队还到各家去庆贺表演 , 被恭贺的人家在演出完毕后都要给演出人员送礼 。最初是钱 , 必须是双数 , 十二文 , 十四文 。解放后改为送白酒、肉、米、饵块、糯米面等 。收到的礼物用于演出人员的伙食和各项支出 。
每一年“打街”演出之前 , 都要在村中选一位有威望的人来当“提调” , 也就是组织者 , 称为“付堂官” 。“付堂官”把演出人员组织起来 , 安排完毕 , 检查准备情况 , 为参加演出的全体人员备办酒席 。“打街”的演出和春节期间的“接佛”(即接本主)、唱白族吹吹腔戏活动连在一起进行 , 被视为村中的大事 , 准备和演出都是十分认真隆重的 。
“打街”的表演中 , 除传统霸王鞭动作外 , 其他规范化的舞蹈动作较少 , 模拟和夸张现实生活中的动作居多 , 并有一些白族传统戏曲吹吹腔中的动作 , 如“八字步”之类的步伐 。解放后小学校的学生参加演出 , 加入了“秧歌步” , 现在的“十字步”即为后加成分 。“打街”的所有角色 , 都穿古代戏装上场 , 不同角色在服装上都有区别 。“秧官”身披蓑衣 , 头戴斗笠 , 斗笠上盖满秧苗束;表演农作的都扮成农民模样;“算命先生”穿长衫 。没有条件时 , 也穿当地白族服装和戏装、白族服装混合使用 。
锣、鼓、镲、唢呐是“打街”演出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 , 唢呐曲常用“大摆队”、“栽秧乐”、“一字腔”等 。表演动作、速度除霸王鞭舞蹈外 , 基本不卡节奏 , 伴奏只是增加热闹气氛 。整个“打街”演出 , 人物众多 , 内容丰富 , 载歌载舞 , 用白语说唱 , 所以它是一种深受山区白族群众喜爱的民族节庆礼仪自娱性广场歌舞活动 。
【云龙白族民俗歌舞:“打街”】 据《云龙州志》记载:历史上白族“打街”在云龙盐业发达的五井(即宝丰井、石门井、天耳井、大井、诺邓井)演出活动更是盛况空前 , 现在保留下来的有宝丰、诺邓等地区 , 春节期间也进行演出 , 情节大致跟大达村的“打街”相同 , 但一般上场人物没有大达村的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