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鱼上席的来历

50多年前 , 在福山南部山区和栖霞县边缘村庄 , 过年宴请亲朋好友 , 有使用木头鱼的 。这是因为当年烟台民间有个规矩叫“无鱼不成席” , 而距海较远的村庄家庭或买不到鱼或买不起鱼 , 所以采取这种方法 。这种鱼只能看不能吃 , 也叫“看鱼” 。是谁发明了木头鱼上席?这要追溯到150年前 。
【木头鱼上席的来历】当时 , 福山南部山区有个村庄叫黄连墅 , 有一赵姓人家 , 媳妇姓于叫赵于氏 。这赵于氏的丈夫在大连学生意 , 五年能回一趟家就不错了 , 平时捎的钱也不多 。赵于氏拖着苞米骨子脚 , 伺候公婆起居和两个孩子上学 , 种着五亩山地 , 忙时雇个帮工 , 什么粮食瓜果都有 , 也够年吃年用 。赵家是村里有名的孝顺家族 , 虽家境不富 , 但过年过节祭祖上供的鸡鸭鱼肉一样不少 , 宁可孩子穿补丁衣服过年 , 祭祖的供品也照样“四个盘子八个碗” 。
这年进了腊月门 , 赵于氏的丈夫托人捎了点碎银子 , 并说不回家过年了 。赵于氏用这些钱为公公缝了一件新棉袄 , 为婆婆做了一件新棉裤 , 剩下的钱只够给大儿子做双新袜子的 。还有那祭祖的供品怎么办呢?赵于氏摆了4个果盘 , 蒸的大枣饽饽、莲子等摆了4摞 , 养的鸡、鸭、猪杀了煮熟 , 有了3个碗 , 只差鱼没法解决 。她想了半天 , 对公公说:“爹 , 鱼实在没法弄啦!就刻个木鱼摆上吧 , 反正祖宗也不吃 。”公公叹了口气说:“这可是对祖宗的不孝啊!没法子 , 也只能这样了 。”赵于氏先在祖宗牌位前磕了三个头 , 说明原因 , 然后刻条木鱼 , 再挂上糊煎了 , 冷眼一看 , 和真鱼没什么两样 。供品齐全地摆上供桌 , 前来拜年祭祖的本家族人和街坊邻居无不夸赞供品好丰盛 。
正月初五家里来客 , 宴会上鱼的问题仍解决不了 。公公媳妇一商量 , 还用木头鱼吧 。酒过三巡 , 最后一道鱼菜端上桌来 。公公忙说:“孩他舅 , 今天饭菜好丰盛 , 这鱼肯定是吃不下了 , 我看就端下去留着下次来客吧 。”客人听主人这么一说 , 只好随声附和:“好好 , 省得糟蹋啦 。”赵于氏旋即将鱼端了下来 。一桌丰盛的家宴就这样结束了 。
后来 , 街坊大妈婶子一起聊天 , 一个媳妇问赵于氏今年过年买的什么鱼 。没等赵于氏开口 , 不懂事的小儿子抢着说:“我妈用的木头鱼!”赵于氏气得拧了小儿子一把 , 只得把用木头鱼祭祖和待客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
就这样 , 一传十、十传百 , 用木头鱼待客的做法 , 在偏远山区的村庄推广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