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文化 探索清源山民俗

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 。民间工艺有花灯、瓷雕等 。
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 。作为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泉州具有薪传不息、独树一帜的武术文化 。
提线木偶
泉州提线木偶戏,即“嘉礼”戏,又称“加礼”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 。“嘉礼”、“加礼”,意即隆重的殡婚嘉会中的大礼 。泉州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必须演提线木偶戏以示大礼 。
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至今保存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包括“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
梨园戏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过去泉州一带对戏班子也叫大梨园某某班,小梨园某某班 。梨园戏,就是流行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戏曲剧种“上路老戏”、“下南老戏”和“戏子”(又称七子班)的统称 。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着 800 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广泛流播于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地区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本文学、音乐唱腔和演出规制 。
泉州梨园戏是中国的珍稀剧种,保留着唐宋南戏特色 。它植根于泉州,并随著泉州人的足迹而流传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
花灯艺术
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 。其制作工艺,分为三类:
1、彩扎灯:花灯艺人用纸捻将竹篾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贴上花边,描上图案 。挂上丝穗便成彩扎灯 。
2、刻纸灯:这种灯的首创者是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花灯的所有图案全是自己设计,自己用刻刀在纸板上刻出来 。此灯不用骨架,全是用刻好图案的纸板拼成,故叫刻纸灯,之后他在这些镂空的图案内镶上玻璃丝,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 。
3、针刺无骨灯:这种灯的图案全是用钢针在制图纸上密密麻麻刺出来的,光源从针孔中透出,显得玲珑剔透、璀璨夺目 。
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 。拍胸舞表演者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 。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以蹲步为主,手依次击掌、胸、胁、腿,主要动作组合有"七击"、"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阉鸡行"等 。凡节日庆典、踩街游行都少不了这一舞蹈参加 。
彩球舞
彩球舞又称"踢球"、"贡球",是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主要形式之一 。舞蹈形式为4位妙龄少女丫"髻簪花,身着彩衣绣鞋和一位头戴"丁香托"的丑婆,围绕着一手持长柄彩球的男性双手舞动的彩球,翩翩起舞 。少女、丑婆以手、肩、头、膝捧球、托球、顶球、踢球,活泼多姿丑婆表演诙谐风趣,或以背承球,或用膝接球,或双肩颠球,或抬脚绕球,载歌载舞,惟妙惟肖 。
唆锣谜
"唆锣迷"又称"采莲",是泉州地区在端午节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 。舞队一般由10至几十人组成 。队前开道并作联络的是丑扮的"铺兵",肩上的扁担,一头吊着草鞋和猪脚、另一头挂着盛酒的新尿壶,手敲铜锣;接着是2~4名"妆人"(妆扮人物,又称"小纛旗")手擎幡旗,旗杆末端扎束艾草和榕枝;再后是四管乐队;四壮汉抬一木雄或泥塑、纸扎的龙王头垫后,旁随男扮女装的"花婆"四人(或另加四女孩扮"花童")手提盛满鲜花的红漆篮 。游行时,乐队反复吹奏"锣涟"舞曲,大家随声唱和 。每至一家,手擎前导幡旗的"妆人"口呼吉祥辞句,入厅堂;用幡旗于屋粱间舞动数下,花童(或花婆)"踏着舞步给户主送花,户主答以红包 。
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由3人表演:火鼎公手执橘木长烟管;火鼎婆手执大圆蒲扇;村姑身着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一担用绳子扎系的木柴,属"丫环"打扮 。公与婆抬着用长竹竿架着的大铁鼎,鼎中火焰熊熊,随着民间小调"十花串"等乐曲的节奏,在观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以滑稽的动作、幽默的语言同观众交流逗乐 。村姑随其身后,挑着柴担,踏着舞步紧相配合 。这个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过得兴旺红火 。
驴子探亲
驴子探亲由4人表演,一对丑角打扮的老公婆身上绑着用竹、纸裱制的"驴子",作骑驴状;老夫牵驴,后面跟着女儿和"憨女婿" 。情节大致是老公婆因女儿婚事与亲家发生争吵,带着女儿等骑驴要到男方家评理 。舞蹈表现了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泼、诙谐,妙趣横生 。"驴子探亲"最早在清末的民间社火"妆人"表演中已出现 。
车鼓舞
"车鼓舞"的表演形式各地差异较大;有一车鼓公和一车鼓婆抬着一个用竹篾做的大鼓,作颠颤进退的对舞表演;有一老头打大鼓,两小生打小鼓,一车鼓公打铜锣,一车鼓婆打拍板的群舞表演,有车鼓公打大鼓,车鼓婆敲铜钲的队舞表演,有将大鼓置于架上,配以钟、锣、钹、大吹,二人扮丑、旦,执扇子的双人舞表演;有将鼓置轿亭上,二人扮老夫妻面对面抬鼓,一人居中司鼓的三人舞表演(也称"鼓亭公婆")等 。动作大多吸收戏曲科步 。音乐多采用民间小调,如 。"车鼓调"、"四季歌"、"更鼓调"等 。队舞阵容壮观,整齐划一,气氛热烈 。近几年鲤城部分郊区从"车鼓舞"中的"车鼓婆"发展为"车鼓婆舞队",其舞步独特,别有韵味 。
惠安女
这是流行于泉州市惠安崇武的古老传统的服饰 。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只霹眼、鼻、嘴,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色宽腿裤,腰束锻链,手带银镯,手提竹编小篮子,这是传统的惠东女打扮 。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 。以往伴随这装扮的,是束缚惠东女子的框框架架 。随着现代生活的步步深入,这些无形的束缚正悄悄地遁去,但这身打扮却益发显示出风情万种,显示出现代与古老和谐共存的独特风韵 。
浔埔女
【泉州文化 探索清源山民俗】泉州市郊渔村妇女,有保留簪花围的风俗 。这种妇女发饰相传是宋元时代阿拉伯人传播的风俗 。簪花围制作简便,花样别致,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主要是含笑花、玉兰花或其他小朵鲜花)用麻丝线缀成,环绕成簪花围,围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小环,色彩相间,还插扦玉簪、银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