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到天津,就会感到天津话与普通话有些差异 。
天津话的地区范围是一个三角形的方言岛 。这个方言岛的底边距旧城北约l公里,尖端距旧城南约22公里 。方言岛以北的居民,语言接近北京话,东北接近唐山方言,西南和东南接近静海一带方营 。据专家考查推测,这个方言岛中的天津话来源于江苏和安徽北部的方言 。这与《天津卫志》说的天津"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越吴楚齐梁之民"有关 。
天津方言与普通话不同之处主要在语音和声调上 。从语音的声母看,天津话一是把普通话的舌尖后音zh、ch、sh读为舌尖前音z、c、s,所谓齿音字多 。如把"事shi"读成"似si" 。二是把普通话没有声母的开口呼字在前面加上声母n,如把"爱ai"读成"耐nai" 。三是把普通话中r模成i,如把"肉rou的"读成"右you" 。同时又把普通话中带i介音的无声字母改读成r声母 。如"永y6ng"读成"冗r6ng" 。从韵母看,天津话一是把普通话的合口呼的字读成开口呼,即把韵母中的韵头u丢掉 。主要发生在以n、l、h、r等作声母的字中,如把"落1uo读成"乐le 。二是把普通话中以n、1为声母的撮口呼字,读成合口呼,并增加韵尾i,即把u变成ui,如"女nu;"读成nui 。
从声调上看,天津话把普通话的一声高音、高平调(5-5)读成低音、低平调(2-1),即起音低,落音比起音还低 。如"天tian"读似"添tian" 。有的把普通话三声字音读成二声字音,如"笔bi读成"鼻bi" 。有的把二声字读成一声字,如"菊ju"读成"居ju' 。
天津方言的词汇也有特殊之处 。例如:"大爷"是父之兄 。"伯伯",父之弟 。"大伯",夫兄 。"小叔",夫弟 。"就地"是地上 。"嘛",什么 。"倍儿哏儿",特别有趣 。"各(ge)色",与众不同 。"麻利点",快点 。"头摸儿",头一回 。"赶碌",太忙 。"搭搁",闲聊 。"得啵",絮叨 。"白唬",叙说(贬意) 。"念三音",说人闲话 。"咕棒槌",说人坏话 。"屁屁",说瞎话 。"离奚"、"离机",说话没正文 。精神恍惚、失常 。"打镲",开玩笑 。"糟改",耍笑人 。"广起来了",打起来了 。"掉脸",变脸 。"翻疵",发火,翻脸 。"各扭儿",不团结,有矛盾 。"斗闷子",斗气 。"刍巴",不痛快 。"拐骨",处事待人不合常情 。"撞科",顶撞人 。"扣索",吝啬 。"扬气",傲慢,炫耀 。"没啼听",不理会 。"不亮梢",不能作出明智的反应 。"没正型",举止不受尊重 。"腻味",不喜欢,无聊 。"滋咪",衣冠楚楚 。"溜乎",巴结 。"蹲了"'白等了 。"打八叉",没固定职业 。"吃挂落(1ao)",受连累 。"没辄",没办法 。"没拆细",没有考虑余地,没办法 。"耍活儿",干活不踏实 。"没门儿",不可能 。"有戏",有希望 。"自歪",不服气而有所表示 。"不觉闷",不自觉 。"说走界(轻读)了",说走样了 。"打住",停住 。凡此种种方言土语,举不胜举 。
【天津方言俚语】天津方言词汇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如"摞摞缸",用缸码得高,不稳定的形象表示麻烦的事 。"抹抹丢丢",用贴着墙角徘徊不前的形象表现尴尬的神态 。"拿捏"用捏着东西不肯撤手的样子,表示矜重,不轻易给人 。"有根","没根"用树根扎在地里表示事物言行的可靠与否 。"有过结(节)儿",以心中有疙瘩不解,表示有矛盾 。"沉沉"、"沉会儿",用水浑了稍等一会儿就清了的意思,表示要等片刻 。"歪(崴)泥",用浆稠的泥巴难铲表示事情难办,"事办砸了","砸锅了",表示事情失败 。如此等等方言词汇;都很富于生活气息 。
天津口音、土语是由于历史上地区隔绝、封闭造成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开放,文化教育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广播影视的传送,天津话的语音、声调已在明显地向普通话靠拢,而那些方言埋语的准确、生动形象的部分则会汇入普通话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