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与京城八角鼓

八角鼓的流行
在北京传统戏曲长河中,八角鼓是与岔曲、京韵大鼓和单弦等京味艺术齐名的民间艺术,但近十几年来,由于受现代艺术的冲击,民间曲艺式微,加之后继人才匮乏,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的观众越来越少 。
“ 八角鼓,响叮当,八面大旗插四方 。大旗下,兵成行,我的爱根在正黄 。黄盔黄甲黄战袍,黄鞍黄马黄铃铛 。……”
这是一首名叫《接爱根》的满族情歌,它描写清代满族八旗子弟保卫祖国疆土英勇打败罗刹 (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凯旋而归时所唱的歌曲 。八角鼓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民间乐器 。据传说,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满族人民用于自娱的一种伴奏乐器 。亦说它是由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镶嵌而成,它的八个边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 。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
八角鼓是乾隆中叶,由北京的八旗子弟所创,它吸取汉族弋腔曲调,形成了以歌功颂圣为主的演唱形式 。由于帝王提倡,文人介入,提高了它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位,在宫廷府第传唱,盛极一时 。道光时期岔曲走向社会,形成雅俗共赏的风格,是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见证 。
史料载,远在关外游牧时期满族即有持八角鼓自歌自娱的风习 。满族入关时,军中即有以满语演唱的八角鼓军歌 。
乾隆初年,京城的八旗子弟在传统俗曲的基础上,创造了以汉文写作,按汉语押尾韵的子弟书,同一时期,八旗子弟演唱八角鼓中除单唱岔曲还有以岔曲为头尾,吸收了许多曲牌的联曲等 。包含了已经北京化了的各地俗曲 。
当时,出征的将士凯旋而归,奉谕领取内务府颁发的“龙票”,在旗营内外编演“得胜歌词”,实际上是从军中掀起了宣传皇帝武功的群众文化潮 。八角鼓像一阵风,从京郊刮到内城,从旗营影响到皇都的上层社会,一时间,成了京城生活的重要内容 。
而作为伴奏乐器的八角鼓其形制也就有了政治性的规定和解释,如八角象征八旗;下垂的两股长穗象征麦秀双穗,五谷丰登;无把寓意永罢干戈等,后来“八角鼓”还成了以岔曲为主的一系列演唱形式的总称 。
在皇帝王公提倡下,文臣们很快写出歌颂皇恩,祝贺喜庆的吉祥段子,以及四季节令,风花雪月,渔樵耕读,改编古诗文和戏曲小说的岔曲,宫中应承之作是岔曲的第二个源头 。
同治光绪年间,“慈禧后尤嗜‘八角鼓’曲词,曾命内务府掌仪司批选旗籍子弟擅长此道者,入宫授太监演唱” 。宫廷的典制,左右着京城风气,一是提高了岔曲的文学地位,吸引了一批满族的文人雅士,参与八角鼓岔曲的创作演唱 。二是提高了岔曲的社会地位 。
八角鼓的演奏
【八旗子弟与京城八角鼓】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 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 。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现在常用的有坐、弹、垫、轮、搓、磕、分弹、簸等 。民间有口诀曰:“怀中抱月 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 。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 。”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摇)法常用于曲调的托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 间奏部分 。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的背面 。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