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壶的来历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 。“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 , 一种有柄 , 有流的小烹器” 。铫是一种形象比较高的器皿 , 口大有盖 , 旁边有柄 , 用沙土或金属制成 , 煎药或烧水用 。
北宋大学士苏轼在《试院煎茶》诗云:“且学公家作茗饮 , 砖炉石铫行相随” 。北宋时还不是沏泡茶 , 所以这里的“石铫”是用来煮水的 。在苏东坡时代 , 还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紫砂壶 , 但原本作水壶或药壶之用的“铫” , 已被苏轼移作饮茶之用 。
与苏轼同朝为官的周禾童(宋泰州人 , 字仁熟)曾送给东坡一把“石铫壶” , 苏东坡还写了一首《谢周仁熟惠石铫诗》:“铜腥铁涩石宜泉 , 爱此苍然深且宽 , 蟹眼翻波汤已作 , 龙头拒火柄犹寒 。姜新盐少茶初熟 , 水渍云蒸煎未干 , 自古函牛多折足 , 要知无脚是轻安 。”后来周送苏的这把“石铫壶”被尤荫有幸藏到 。尤荫 , 清乾隆年间文人 , 居白沙之半湾 , 自号“半山诗老” , 著有《出塞》、《黄山》等集 。他还是一位画家 , 擅绘山水花鸟 , 尤长兰竹 , 传世作品有乾隆十三年作《石铫图》 。史书记载“荫家藏周禾童赠苏东坡‘石铫壶’ , 容水生许 。铜提有籇书‘元祐’二字 , 因名所居曰‘石铫山房’……因广写‘石铫壶’ , 并画有苏诗与其上以赠人 , 驰名远近 。”后此壶被送进内府 , 但尤荫仍怀念不止 , 叫人用紫砂仿制石铫壶 , 壶腹镌东坡诗句二句 , 款署“水邨” 。这里应注意的是 , 尤荫收藏的“苏轼石铫”为铜壶 , 与泡茶用的茶壶还有区别 。尤爱其壶而藏之 , 因嫌铜腥铁涩味 , 或送至内府因怀念之而请紫砂陶人仿制苏东坡“石铫壶” , 所以应认为尤荫当为创制紫砂“石瓢壶”的先驱 。因尤荫广写《石铫图》赠人 , 所以该图流传甚广 , 影响了许多人 。
【石瓢壶的来历】受尤荫石铫图的启发 , 清末著名紫砂艺人王东石也曾仿制“石铫壶” , 并题“石铫”二字 , 并说“尤水邮画东坡石铫图 , 仿其意作茗器” 。酷爱壶艺的陈曼生大概也看到过该图 , 并受到启发遂制“石铫壶” , 并题铭云:“铫之制 , 抟之工;自我作 , 非周禾童 。”就是说这里的石铫壶 , 并不是周禾童的石铫壶 , 而是紫砂抟制的 , 且由我曼生亲自设计的 , 已有了继承和创新 。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 , 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 , 仅饮一瓢” , “石铫”从此改称“石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