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服饰

土族是本民族的自称 。因地区不同,还有“蒙古尔”、“察罕蒙古”、“土昆”、“土户家”等多种他称 。土族的远祖,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唐宋时期的“吐浑”、“退浑”,元代的“土人”等 。新中国成立后,土族成了他们统称 。
土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式样别致,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传统的男子服装是内穿绣花高领斜襟白短褂,胸前镶一块2公分见方的彩色刺绣图案,外套黑、蓝或紫色坎肩,或穿镶着宽边的长袍 。腰系绣花带,头戴织锦镶边的卷檐毡帽 。其中青壮年的毡帽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称之为“鹰嘴啄食” 。部分地区的男子还戴一种翻边尖顶帽,顶端有一绺红穗,更显得别致、飘逸 。
土族青壮年男子一般戴红缨帽和“鹰嘴啄食”毡帽 。红缨帽,系一种织锦镶边的圆筒形毡帽,为土族语“加拉·莫立嘎”的意译 。相传由清代朝帽演变而来 。因红顶连一绺长约五寸的红缨,故名 。“鹰嘴啄食”毡帽,其样式为帽子的后檐向上翻,前檐向前展开 。衣服是穿小领斜襟的长衫,袖口镶有黑边,胸前镶有一块四寸方块的彩色图案 。还有穿绣花领高约三寸的白色短褂,天冷时在领子上衬以羊羔皮 。外套黑色或紫红色坎肩,纽扣多用铜制 。腰系花头腰带,为一块十二尺长的窄幅蓝布或黑布,其两端缝上五寸长绣有花卉盘线图案的接头 。穿蓝色或黑色大裆裤,系两头绣花的白色长裤带和花围肚,小腿扎“黑虎下山”的绑腿带,扎腿时把黑色的一边放在上边,故称“黑虎下山” 。此又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之信物,象征忠贞不二,足穿白袜或黑袜,鞋子为双楞子鞋和福盖地鞋 。
老年男子多戴礼帽 。冬天戴皮帽,即用毛蓝布缝成喇叭口,喇叭口内缝以羊羔皮,可翻上或放下 。帽顶上加有一颗核桃大的红绿线顶子 。穿小领斜襟长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 。
冬天下雪时,男子一般穿大领白板皮袄,领口、大襟、下摆袖口都镶着四寸宽的边子 。劳动时穿褐褂,式样为小圆领,大襟,配以蓝布、黑布沿边 。所用褐子,由白色或杂色羊毛捻线自织而成 。富裕人家的男子多穿绸袍及带有大襟的绸缎背心、马褂 。民和县三川一带土族男子的衣着同汉族一样 。同仁县五屯的土族男子服饰与藏族相同 。
土族妇女讲究头饰,在土语里,头饰叫“扭达”,式样复杂,各地不一样 。有的叫“三叉”、“干粮”、“羊腔”、“马鞍橇”等 。现在,繁多的头饰已经没有什么人用了,变得简单方便 。姑娘一般梳三根发辫,已婚者梳两根,末梢相连,以珊瑚、松石等缀饰,再戴上织锦毡帽,十分漂亮美观 。
土族妇女的金、银、铜制耳环多刻有花纹或镶有红珊瑚、绿宝石,下面还垂有五色珠,并在珠上缀挂穗子 。其中最讲究的要数“上七下九”或“上五下七”的银耳坠 。用数串五色瓷珠把耳环连在一起,珠串长长地垂在胸前,好似数条项链 。
妇女一般穿绣花小领斜襟长衫 。两袖由红、黄、橙、蓝、白、绿、黑七色彩布圈做成,鲜艳夺目,美观大方 。俗称七彩袖,土族语称作秀苏,意为“花袖衫” 。为土族妇女服饰的象征 。从最底层数,第一道为黑色,象征土地;第二道绿色,象征青苗青草;第三道黄色,象征麦垛;第四道白色,象征甘露;第五道蓝色,象征蓝天;第六道橙色,象征金色的光芒;第七道红色,象征太阳 。花袖长衫上面套有黑色,紫红色或镶边的蓝色坎肩,腰系白褐或蓝绿布带,带的两头有花、鸟、虫、蝶、彩云刺绣或盘线的花纹图案 。腰带上有罗藏和钱褡裢 。罗藏,是用铜、银薄片制成,有兽头形、圆形、桃形等样式,其上有孔,一般用于系花手巾、小铃铛、针扎等什物,垂吊于腰带左侧 。钱褡裢,一般为长一尺五寸,宽四寸的小袋,两端有绣花或盘线图案饰物 。女式的钱褡裢由三块白底绣花条块缝合而成,下端连三绺彩线穗 。用作钱袋和装饰品 。下穿褶裙或裤子 。有镶白边的绯红百褶裙,裙分左右两扇,形似蝴蝶两扇红翅膀;裤子膝下部分套着一节蓝色或黑色的裤筒,土族语称“帖弯” 。
【土族服饰】未婚姑娘习以两鬓梳小辫,中间梳一条辫,三条辫子合辫在背后,用绯红头绳扎紧,系一海螺圆片 。少女额前戴的额带叫“箍儿”,白布绣花做成,宽二寸,长及两耳,上沿连几束彩线短穗和几个小铃铛 。有的姑娘头戴一条绣花头巾 。其裤腿套一尺长的红色“帖弯”,在膝下方用白色布条将“帖弯”与裤腿相连,使其经纬分明 。发式、“帖弯”颜色和额带的不同,常是区别已婚或未婚妇女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