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618|共享单车简史:曙光在何方( 二 )


【天猫618|共享单车简史:曙光在何方】
哪怕是领头羊ofo和摩拜 , 在这个时候也发生了无法预料的危机 。
小黄车的资金链出现重大问题 , 2018年开始不能兑换用户的押金 , 逐渐被市场抛弃 , 成为整个共享单车市场第一个倒下的大佬 。 现在小黄车的APP还存在 , 只不过已经面目全非 。
摩拜也挺不住了 。 根据后续披露的数据 , 2017年12月摩拜单车创造了1.1亿元的营收 , 但同期却产生了5.65亿元的成本 , 再加上给公司员工发放的薪酬费用、福利费以及各种事项的咨询费等管理支出 , 还有大额的资产减值损失 , 最后出现了6.81亿元净亏损 。
这样无底洞的亏损也让摩拜的投资人加速撤离 , 推动摩拜与美团的融合成为摩拜投资人的选择 。 2018年4月3日 , 摩拜召开股东会议表决通过美团收购案 , 这次收购的总价为37亿美元 , 除去10亿美元的债务 , 交易的实际价格为27亿美元 。
而这也拉开了共享单车后三强时代的序幕 。
亏损的新三强在摩拜、ofo谢幕之后 , 市场三强中只有哈啰单车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
问题是 , 哈啰在那段时间为了生存 , 付出的代价实在有些大 。 2019年为了维持生存 , 哈啰不得不将自己旗下所有单车质押给蚂蚁金服 , 从中拿到了5亿人民币的融资 。
根据第三方测算 , 滴滴、美团和哈啰的单车生产制造价格每台都不低于1000元 。 而最新的数据显示 , 这三年三家在全国投放的共享单车保有量基本都在1800-2000万之间 。 哪怕按均数计算 , 排行第三的哈啰在市场上也应该有500万的保有量 , 自行车成本超过40-50亿元 。
即使算上折旧 , 这些自行车的实际成本也应该超过20亿 。 这么计算可以看出 , 哈啰为了活下去到底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
而哈啰在2021年启动赴美上市 , 招股说明书显示 , 自2018年起 , 企业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 最高年亏损超过20亿 , 2018年至2020年三年内的累计亏损数额更是接近50亿元 。
哪怕是在蚂蚁金服和阿里后续注资完成 , 哈啰单车彻底有底气跟剩余两家竞争的2021年 , 其亏本状态依然没有好转 。 招股书显示 , 哈啰2021年第一季度的总营收为14.15亿元 , 同比增长104% , 调整后净亏损为3.83亿元 , 如果不调整净亏损还在10亿左右 。
承接了摩拜资产和品牌的美团 , 以及收购小蓝单车的滴滴 , 投入和产出也极度不成比例 。
在收购摩拜单车 , 双品牌并行半年多后 , 2019年1月美团宣布 , 摩拜单车改名为美团单车并全面接入美团APP 。 2019年3月美团发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 , 显示了收购摩拜单车后的营收情况 , 净亏损45.5亿元 , 占据美团整体净亏损85.2亿的一半还多 。
2019年 , 美团在共享单车及网约车业务上 , 已经开始收缩亏损 , 提高运营效率 , 并逐渐开始用新的“美团单车”代替旧单车 。 到了2020年第二季度 , 美团用新的“美团单车”替换了约150万辆旧单车 , 还推出了超过29万辆电动单车 。
当年四季度 , 美团共享骑行业务的经营亏损却在进一步扩大 , 2020年底 , 单车及电单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118亿元 。
持续的亏损 , 让美团也坚持不住 。 从2021年开始 , 美团在自己的财报中已经不单独列支共享单车业务 , 只是笼统对外宣布新业务 , 也就是包括共享单车、社区团购、电商等在内 , 亏损额是102亿 。
青桔作为滴滴共享单车品牌 , 2020年开始高速扩张 , 根据其对外发布的声明 , 计划投入超10亿美元在2020年进入20多个城市 , 投放200万辆单车和15万辆电单车 。
到2021年 ,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 , 青桔投放的共享单车应该也在600万辆左右 。 滴滴最新财报显示 , 2021年第一季的亏损超过500亿 , 但其中208亿是社区团购关闭和投资失败所致 。 剩余近300亿的亏损中 , 有超过一半是其他业务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