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系统论:底层、首层和顶层( 三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而从底层攀爬而上的新品牌们 , 一旦有所建树或者被融资输血 , 自然是不愿错过首层的点位空间的 。 和奢侈品牌并肩而立的感觉太过美好 , 仿佛在短短几年之内 , 新品牌就走完了奢侈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走过的道路 , 一夜之间竖起了新消费领军者的大旗 。
这种莫大的荣耀感很可能带来一种虚幻 。 每日络绎不绝的人流给新品牌带来一种「自身已然成熟强大」的错觉 , 而酣然美梦只有月底复核数据时才能被冷水泼醒 。
梦醒时分 , 感悟良多 。 首层太贵 , 是你不配 。 彰显购物中心地位和审美的首层 , 向来是寸土寸金之地 。 运营方不会轻易妥协和低头 , 而一旦他们向新品牌招手 , 诱惑力是巨大的 。
03
没有人不想抵达屋顶
在购物中心系统论中 , 顶层此前从未被注意过 。 施工图纸上的比例尺和图例 , 一系列圈圈叉叉的符号指向的消防出口和通风管道 , 似乎暗示了其过去在单体建筑中的地位 , 不仅局限于购物中心 。
浇筑水泥建筑的工人们熟知这种惯例 。 十年来购物中心顶层最大程度的开发不过是屋顶花园 , 几把椅子搭配绿荫红花 , 没有裸露在外的空调外机和管道 , 露天休憩的功能就完成了 。
直到建筑界开始转向第五立面的挖掘 。 先是柯布西耶在1926年将「屋顶花园」纳入「新建筑第五要素」 , 后有以安藤忠雄、扎哈为代表的一批建筑师作品 , 在无人机视角下呈现出先锋、锐利又冷静的意识 , 顶层的功能重塑和景观再造 , 才开始大规模被重视 。
购物中心系统论:底层、首层和顶层
文章图片
(安藤忠雄作品@地中美术馆官网)
地中美术馆成立于2004年 , 是一个思考自然和人类的地方 。 为了不破坏濑户内美丽的风景 , 大部分建筑都埋在地下 , 克劳德·莫奈、詹姆斯·特瑞尔和沃尔特·德·玛丽亚的作品被永久安装在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中 。
基于购物中心的公共性 , 对人流的汇集和吸纳是它的本能属性 , 也是最终目的 。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汇聚于此 , 才有可能在多重场景中爆发出空前的消费潜力 。 而当人流来到这里时 , 他们要去向何方 , 就成了购物中心下一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 。
答案在顶层 。 这一点 , 无论建筑师 , 运营方还是消费者 , 都达成了共识 。
运营方当然不会放过顶层这尚未开发的宝地 。 一般而言 , 屋顶约占城市建筑面积的20% , 在购物中心设计中 , 利用屋顶空间充分扩展商用面积 , 引入更多潮流新锐品牌 , 对其只有裨益并无坏处 。
而随着人流向上走入顶层 , 这也意味着在购物中心场景中停留时间的延长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 多频消费的可能性也在增强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餐厅、电影院等零售娱乐业态在购物中心的区位大多位于高层 , 相比于时尚零售 , 这些消费更刚需高频 , 穿越过其他零售业态到达顶层的过程 , 和从顶层消费完毕向下回到地面的过程 , 都充斥着大量触点在吸引人们消费 。
消费者内心也不会排斥这类动线设计 。
在城市空间逐渐逼仄的当下 , 横向空间的拓展已经相当艰难 , 向高处迁移成了居住者、消费者唯一的出口 。 人类几乎很难抵达高点——这句是宿命论也暗藏渴望 , 而顶层的消费业态 , 正好满足了人与城市空间充分互动的可能 。
以人居面积相对狭小、人流密度较高的上海为例 , 前滩太古里的落成在购物中心的「屋顶设计」上有了突破性意义 。
来自日本的茑屋书店被安排至最顶层 , 运动品牌ASICS中国内地首家ASICSRUNNINGSTATION跑步型动社也坐落于此 , 它们与一条长达450米的SkyLoop天空环道一起 , 环绕屋顶一周 , 串联起南北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