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起坐”的“爱死机”,和它背后陷于困境的网飞( 三 )


要说“爱死机”第二季相较于两年前最明显的区别 , 那就是集数直接被砍了超过一半 , 仅剩8集 。 主创成员也在采访中暗示集数缩减是产能下滑的无奈之举 , 并非原本完整的第二季 , 充满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
“爱死机”第二季基本延续了第一季的制作班底 , 在画面表现上也不见得真有什么缩水的地方 。 但这一次 , 这部合辑在中文互联网上的口碑足以用“跌落神坛”来形容 , 在豆瓣上不仅评价人数锐减 , 分数也跌到了6.8分 。
比起“数量”减少所招致的不满 , 更多的批评则是针对剧集“质量”的下滑 , 许多观众认为第二季不够原创、缺乏新意、丧失了多样性 , 徒留空洞的精美画面 。
“仰卧起坐”的“爱死机”,和它背后陷于困境的网飞
文章图片
但事实上 , 类似的批评声在“爱死机”第一季播出时就存在:一些原本就是科幻爱好者的观众在看了这些短片后 , 觉得也不过是些精美动画包装起来的烂俗点子 , 拘泥于“爱、死亡、机器人”的三词命题作文则限制了想象力的发挥 。 更别说其中大部分作品本就是改编自多年前的现成小说 , 不过是拾人牙慧 , 怎么也谈不上新鲜 。
像是在第一季中的《齐马蓝》就改编自阿拉斯泰尔·雷诺兹的短篇小说 , 这一集在当时广受好评 , 但是读过原作的读者大多会推荐新观众去看一看原著 , 认为原文本所包含的思想维度要比动画短片更加广阔 。
“仰卧起坐”的“爱死机”,和它背后陷于困境的网飞
文章图片
《齐马蓝》和“爱死机”系列中的许多改编影片一样 , 丰富了故事的画面表现 , 却又精简了大量的文字设定和对话内容
只是当时借着“爱死机”走红而初次接触科幻作品的观众对于这些意见不以为意 , 即便是改编作品 , 于他们而言依然有着新意 。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 , 曾经“瑕不掩瑜”的缺点就成了“狗尾续貂”的败笔 , 遭到口诛笔伐——毕竟就算不和过往的其他科幻作品比 , 第二季中的一些点子也有着第一季的既视感 , 表现形式还未必比之前更新颖前卫 。
这种现象被形容为“年轻人的第一部科幻剧” , 即观众把自己初次接触到的科幻剧集奉为圭臬 , 觉得再难有后来者超越这部横空出世的作品 , 却意识不到这部作品本身也是长久以来前人创意积攒的成果——当然 , 这种情况也不止发生在“爱死机”的观众之间 。
3
“爱死机”第二季的口碑不止在中国遭遇了滑铁卢 。 在烂番茄上 , “爱死机”第二季的观众好评度也仅59% , 整体远逊于第一季的80% 。
但另一方面 , 在IMDb上 , 第二季的单集均分(7.0)相较于第一季(7.3)却又没有那么明显的下滑 , 区别则在于第一季有三分之一的集数高达8分以上 , 而第二季仅有一集 。
这或许就是观众们口中所说的“总觉得第二季少了些什么”——少的是能够打破整体不好不坏的中庸感 , 通过大胆的尝试戳中特定观众心灵的那一集 。
而这也被认为是网飞的整体策略正从几年前的勇于跃进趋向保守的反映 。
多年以来 , 网飞作为影视出品方和投资者一直标榜“给予创作者自由” , 简单来讲就是“只给钱不干预”的土豪作风 , 显然是大家理想中的金主 。 但另一方面 , 网飞也向来鼓吹的“用户定制内容” , 即通过大数据挖掘观众们的喜好 , 并投资制作面向用户的独占内容 。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创作者们的审美和观众的喜好真的是重合吗?
不久前《机动奥特曼》的导演神山健治就在访谈中谈到 , 尽管网飞此前续订了这部动画的第二季 , 且不干预内容制作 , 但依据前作所收集用户反馈 , 只管给够六集的制作经费 , 并要求剧中出现三套新装甲 。 制作组为此作了诸多妥协 , 只能放弃了漫画原作 , 最终故事的表现力自然也不如原来的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