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孩子,在上了幼儿园之后,被老师反馈,孩子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喜欢户外运动 。朋友也终于察觉出孩子有些问题,于是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说:疑似自闭症 。
其实,孩子的“自闭”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宅在家,宅出来的 。
朋友和老婆,一个在医院工作,一个在金融公司,两个人赚钱多,也忙得不行 。于是带孩子的任务,便交给了老人 。
只是,老人腿脚不好,精力也不够,也就只能管孩子的温饱,孩子3岁之前,基本上就宅在家里 。
朋友夫妻二人周末的时间,要么用来睡觉,要么觉得太冷太热,要么觉得带娃出去太累,也都宅在家居多 。
文章插图
他们也是万万没想到,居然将儿子给“宅”自闭了 。
为了儿子尽快恢复,妻子不得已辞职,即便儿子不乐意,也想着办法带娃出去浪 。现在儿子幼儿园大班了,稍微好些了,也愿意和同学搭几句话,但依旧不喜欢户外,就喜欢“宅” 。
太忙、精力不够、太晒、要带太多东西、大人受罪、孩子受罪等等,不带孩子出门,真的是有太多理由了!
但是,希望看到下面这3个差距之后,家长们能够改变想法,多带孩子出门去浪吧!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1,差距一:大脑发育、认知差距
运动改造大脑,而孩子只有到了户外,才能真正动起来!
著名的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曾指出:大脑中的神经元,并非是无限量供应的,它会随着孩子的成长,神经元连接而成的突触,就在一直被修剪 。而这些修剪,是根据外界环境的刺激来进行的 。
文章插图
孩子出去浪的时候,身体动得更多,眼睛看得更多,大脑受到的“刺激”,和一直宅在家的孩子相比,大脑发育、认知差距,也就拉开了 。
《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中指出:学龄前儿童,全天各类身体活动时间累计,要达到3小时以上,其中,至少要有2小时的户外运动 。
孩子,其实都是好动的 。
在大脑与运动关系中,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约翰瑞迪教授,在《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就指出,运动可以提升压力阀值,从而提高抗压能力 。
也就是说,经常“出去浪”的孩子,其实能够缓解身心疲惫,这对大脑发育有很大的好处 。
并且,出去玩,无论是户外还是旅行,大脑,都是很忙的 。而且大脑每天消耗的能量,能够占到身体全部的20% 。
就比如说,爬山 。
文章插图
爬山的过程,山路陡峭,眼睛需要无时无刻不盯着地面、周围的环境,需要计算落脚点、每步的跨度等,这些,都需要大脑进行计算;
爬山的时候,呼吸、心跳、血液循环、分泌系统等,都在自动运转,而这些运转的“主控制者”,就是大脑 。
所以,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浪,去不同的地方浪!让孩子多多感受这万千世界!
出去浪的目的与意义,并不在于孩子是否还会记得曾经看过的风景,而是在于激活、重塑大脑,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变得更聪明、灵活 。
2,差距二:见识、格局差距
小男孩辛巴,从小就跟着父母满世界的玩儿 。
1岁半的时候,就去新疆的额尔齐斯河,看了天鹅、骆驼;
去过亚马逊森林,跟着当地的居民钓食人鱼吃;
在父亲的不断鼓励下,小小的他,便登上了哈巴雪山,高达5396m……
文章插图
别的孩子,还在幼儿园里学习,他已经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他学习的东西,丝毫都不比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少,毕竟,他的学习对象,是大自然,是各国的小伙伴,是爬山越野,是数不清的户外体育课等等 。
你以为,出去旅游,就是看看小花,看看小草?
并不是,孩子看到的是世界,是见识,是格局 。因为,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
辛巴从小的各种旅行经历,也让他拥有了开阔的心境,超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坚韧的品格 。所以,他从小就有了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摄影师 。
宅在家的孩子,他所看到的最多只是书 。
而除去浪的孩子,他看到的,确实真实的场景,这样是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去有意义的地方旅行,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育!
文章插图
在这个过程中,所见、所识,会逐渐影响孩子的见识与格局!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才是未来决定自己成就与高度的因素!
3,差距三:情商、社会交际能力差距
儿童心理治疗师玛格特博士曾经说过: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新奇的经历,这能让孩子增强社交、体能、认知、感官互动这些方面的能力 。
毕竟,在出去浪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看到很多美好或丑陋的真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会不自觉地得到提升,孩子也会越来越自信 。
文章插图
相反,那些一直宅在家的孩子,他们的环境太过单一,无法获得一个多面的社交环境,所以不利于孩子情商、社交能力的发展 。
而孩子未来进入社会,想要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职业发展,这两个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宅在家里,宅不出自信,宅不出情商与社会交际能力 。
写在文末:总的来说,不要总是带孩子宅在家,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 。
人生的路,有很长,家,是起点是终点,却不能成为“路途” 。
【“爱宅家”和“常去浪”的孩子,长大后,人生将存在3个明显差距】
- 胃不好吃什么?5种“小零食”护胃又养胃,经常吃让胃越来越好
- 雍正“无头下葬”的民间传说
- 配方奶喝到几岁最科学 原来还有“国际惯例” 家长们要知道
- “立夏吃鸭,活到九十八”,尤其这个做法,谁吃谁喜欢
- 咽喉疼痛需先摸清病因 咽喉痛是“二阳”?
- 古代有一不起眼的官职,却是个油水极大的肥差,叫“吃马粪”
- 古代科举有多难?考中举人的概率竟比考上“清北”的概率还低!
- 立夏节气:生肖虎5月6日-21日“木滞”运势仍在,切勿大动干戈!
- ?火爆“五一”凸显中国经济活力 消费支出有多强劲?
- ?减肥期间为什么必须“戒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