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他把新冠肺炎“抓”进数学模型里( 二 )


很快 , 王斌的准备就派上了用场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久 , 科技部即成立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专班 , 寻找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咨询建议 。 王斌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主动报名 , “流行病、传播途径都和我的专业相关 , 我一听就很兴奋 , 觉得终于能做点儿什么了” 。
流行病可被细分为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 由于对传染病接触较少 , 王斌刚加入专班时有些怯场 , 并不敢过多发言 。 但当他发现大家对于流行病学部分概念理解较为模糊时 , 便立即行动 , 整理出了一个概念清单 , 将所有可能涉及的概念如有效再生数、母婴传播、病毒滴度等一一列举 , 并进行详细解读 , 大大提升了不同领域专家、领导间的沟通效率 , 赢得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
而令王斌印象最深的事 , 发生在2020年3月 。 彼时武汉疫情已基本稳定 , 持续有效地控制病毒传播 , 成为接下来抗疫工作的关键 。 而此时 , 少数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
“当时 , 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概念刚刚出现不久 , 大家都比较担忧 , 甚至有些恐慌 。 ”王斌回忆道 , 究竟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需不需要为此开展大规模核酸筛查 ,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专家和公众 。
面对这一情况 , 王斌和团队成员立即行动 , 他们独辟蹊径 , 利用贝叶斯理论构建出了无症状感染者评估模型 , 并明确指出 , 当时全国无症状感染率极低 , 且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情况 。 他认为彼时只需针对重点高风险人群进行检测即可 , 若进行大规模筛查 , 需要格外注意假阳性的问题 , 及时重复采样复核 , 避免产生误报 。 该观点甫一提出 , 大家议论纷纷 。 王斌自己心里也犯嘀咕:“这要是错了 , 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 我都不敢想 。 ”
但王斌和团队成员在经过多次、反复确认计算过程并查阅研究资料后 , 仍然坚持了这一观点 。 最终 , 他们的观点得到了相关专家和领导的广泛认可 , 并被事实证明符合当时的疫情发展情况 , 为疫情防控节约了宝贵资源 。 而其进一步的研究成果也发表于细胞(Cell)出版社合作期刊《创新》(The Innovation)上 , 成为该期刊转发和阅读量最多的论文之一 。
回归“老本行” , 力克不孕不育难题
如今 , 王斌回想起参与疫情防控的那段日子 , 仍然感到热血澎湃 。 “我们团队有时为了讨论一个问题 , 经常能说到凌晨两三点 。 ”他回忆道 , 自己家距离当时参与工作的地点有40公里 , 为了避开早高峰及时赶到工作地点 , 他需要在每天早上六点之前起床出发 。 而到晚上下班时 , 常常已是深夜 , 开车回家路上他总会打开车窗 , 让初春的寒风驱散困意 。
但王斌并不觉得辛苦 , 反而倍感幸运 。 “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家、社会作一点贡献 , 我觉得很荣幸 。 ”他说 。
去年 , 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平稳后 , 王斌又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暴露组与生殖健康研究 。 虽然名字听起来晦涩 , 但该领域其实同样与公众健康关系密切 。 王斌向采访人员解释道 , 以胎儿神经管畸形疾病为例 , 空气中的PM2.5以及二手烟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类物质 , 这都属于暴露组学中的外暴露源 。 而其团队经过研究发现 , 这些多环芳烃物质与胎儿神经管畸形疾病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 尽可能减少对相关暴露源的接触 , 能够显著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疾病的发病风险 。
王斌认为 , 公共卫生领域与人类福祉关系密切 , 需要时刻紧跟社会发展需求 。 “从根本上来说 , 公共卫生是服务国家和社会的 , 应该以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发展需求作为重要研究方向 。 古语云‘上医治未病’ , 而‘治未病’就是公共卫生领域从业者的使命 。 ”他说 , 由于环境条件改善以及各方面预防措施的加强 , 当前我国胎儿神经管畸形疾病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 不再是生殖健康领域的主要威胁 。 而他也将研究聚焦到了当下困扰不少家庭及整个社会的不孕不育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