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马斯克|马斯克学得了张小龙吗?( 三 )



虽然还未正式入主Twitter , 甚至连最终达成交易都存在变数 , 马斯克已经在尝试改造这款产品 。 但从一些设想来看 , 他想让Twitter走的路与超级APP背道而驰 。
一方面 , 马斯克试图推动算法透明化 , 让用户和公众有机会参与Twitter治理 。 他在4月底公开表示 , Twitter应当将“决定用户在信息流中看到什么”的算法开源 。
另一方面 , 马斯克希望改变Twitter用户主页的内容呈现方式 , 从当前默认的推荐算法改为更加原始的时间排序 。
在马斯克看来 , Twitter算法“试图猜测你可能想看的内容 , 并无意中操纵/放大了你的观察视角 , 而你意识不到这一切” 。 他鼓动用户“修复你的信息流” , 改回时间排序 , 并在Twitter上详细列出操作指南 。
消除算法黑箱、将内容主导权归还用户 , 有利于改善用户体验 , 减少平台算法对于信息获取的干扰 , 让用户看到自己真正关注的内容 。 这一做法更符合算法伦理 ,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推荐算法构建的信息茧房 。
但从商业维度衡量 , 马斯克充满理想主义的改革措施 , 不仅难以让Twitter获得更多流量和收入 , 也让Twitter距离超级APP越来越远 。
过去十多年间 , 推荐算法逐渐成为几乎所有互联网内容平台的标配 。 与以社交关注为基础的时间排序相比 , 推荐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洞察和满足用户喜好 , 从而大大提高平台长尾内容的呈现次数、打开频次和传播效率 , 激活内容生态 。
另一方面 , 推荐算法带来更加中心化的流量分发 , 平台能够更直接地掌控流量走向 , 并加入更多人为干预 , 从而为超级APP的诞生提供土壤 。
以马斯克推崇的微信为例 , 它在很长时间里坚持去中心化的算法观 , 公众号的排序以文章发布时间顺序为准 。 但从2020年起 , 随着用户增长进一步放缓 , 微信开始改弦更张 , 在内容模板中加入越来越多的平台推荐元素 。

微信创始人 张小龙
其中 , 公众号“瀑布流”被大幅调整 , 一些系统判定的优质文章有机会插队;公众号文章下方加入了“推荐阅读” , 具体内容由算法判定 。
2020年初上线的视频号 , 更是把推荐算法摆在显要位置 。 按照张小龙的设想 , 视频号的流量将来自关注、好友推荐和机器推荐三个维度 , 三者比例应当达到1:2:10 。 一条视频能不能火 , 主要看能否迎合算法 , 创作者自身的社交流量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关键要素 。
这些改变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 视频号分析服务“视灯”的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底 , 视频号日活跃用户已超5亿 。
对于新用户增长显著放缓的微信而言 , 视频号带来的增量是其保持超级APP地位的关键护城河 , 而推荐算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
相比之下 , 马斯克对超级APP心向往之 , 却又放不下算法透明、用户主导的乌托邦 , 显然自相矛盾 。 这也从侧面表明 , 马斯克虽然是重度用户 , 却对Twitter、微信乃至社交网络的洞察不算特别深入 。

在当前形势下 , 马斯克关于超级APP的设想 , 更像是说给投资人听的美妙故事 , 而非对于Twitter未来路线的勾勒 。
对Twitter志在必得的马斯克 , 为了募集收购所需资金 , 此前已经对投资人夸下海口:在2028年将营收提升至264亿美元 , 相比2020年的约51亿美元提升4倍多 。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 , 马斯克向投资人宣称 , 如果投资者支持他收购推特 , 他会非常有信心让他们获得2~3倍的投资回报;如一切顺利 , 有可能获得5~10倍的投资回报 。
考虑到Twitter用户增长乏力、营收过度依赖广告的现状 , 马斯克要想增强上述计划的说服力 , 势必要找到一个性感的故事 。 “美国版微信”恰好能够满足外界的一切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