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二在于 , 通过把执业药师的咨询服务搬到线上 , 消费者和智慧药房网络形成了社区化的配置关系 。 既拥有了对叮当快药的品牌粘性 , 也没有头部互联网健康平台缺乏近场互动条件的缺陷——至于传统药房为什么没能走好这条路 , 原因在于互联网基因的缺乏 。
社区化是关系拉近的代名词 , 模式最大的意义 , 是将传统医药零售的流水客生意 , 拓展出熟客生意的可能 。 自这个模型建立起 , 叮当快药的生意就不再停留于一锤子买卖 , 它站到了离大健康王座最近的地方 。
医药电商迈向大健康的台阶
“医药检险” , 互联网健康永恒的梦想闭环 。 未来医疗有几个不同入口:诊所医院等医疗机构、药店、医生 。
叮当健康也在招股书中描绘了远期愿景 , 这是它在快药之后的第二次抉择 , 如招股书中所写 , “构建一个以医疗健康产品服务组合为特色、以科技为驱动、以用户为中心的闭环生态系统” 。
不过目前 , 在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依然有超八成收入来自医药零售的情况下 , 药和医形成了一种微妙的互补关系 , 医疗咨询和药品零售相互引流 , 扩展用户群 。 实际上 , 医、药、检、险 , “医”受制于资源 , 只能“打辅助” , “检”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劳动密集型生意 , “药”和“险”才有足够的附加值 。
“险”是长远来看最有前景的 , 叮当健康在招股书披露了对外合作 。 但在国内 , 保险和医药一样有着严格的准入限制 , 美国联合健康
“药”才是标准答案 。 问诊、买药本就是医疗服务最核心的环节 。 以之为切入口 , 承接处方外流和医保资源 , 积累慢病管理经验 , 才有过渡的希望 。
医疗机构和医生资源是不足的 , 短期内无法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健康入口 , 而互联网健康平台缺乏“临场感” , 满足不了消费者当前的期望 。 叮当快药所处的药房 , 成了互联网健康第一阵线 。
传统的线下药店和线上互联网健康平台有一个共同问题 , 缺乏消费者辨识度和记忆性 。 用户主要依附于药品本身 。
对线下药店而言 , 这是因为消费行为难以闭环 , 无论是进店购买还是基于美团等外卖平台的配送都缺乏有效的客户留存手段 。 对线上平台而言 , 由于自营+第三方渠道始终存在割裂 , 要完成最终一体化 , 过程冗长 。
而为药房送来患者全周期管理机遇的 , 除了自主售药 , 最大的推动力是DTP(Direct to Patient)药房 , “直接面向病人” 。 患者在医院开取处方后 , 药房根据处方以患者或家属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送药上门 , 并且关心和追踪患者的用药进展 , 提供用药咨询等专业服务 。 这正是药房切入患者全病程管理的机会 。
从2018年开始 , 国内政策持续支持降低医院药耗占比 , 处方外流大趋势下 , 药房均在承接这一波代表着患者长期需求的红利 。 但是 , 处方药对毛利情况是一大拖累 , 收购药房网后 , 叮当健康线下零售毛利率从2020年的38.5%下将至2021年的22.4% , 原因在于药房网拥有的线下DTP药房 。
这本质上又是对短期和长期的平衡 , 患者要与药店和药师建立长期信任关系 , 处方药是有公立医院背书的重要介质 。 只要收入依然保持有效增长 , 让渡短期利润是值得的 。
尤其是和即时到家数字药房的优势相乘 , 让药房有了更多优势 。 叮当健康招股书中披露 , 传统药房(包括混合零售药房)的店效(每单位面积销售额)为45-90元每平方米 , 但即时到家数字药房可以达到140-180元每平方米 。 这也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2019年-2021年 , 叮当健康实现了收入12.76亿元、22.29亿元、36.79亿元年增十亿的跃进 。
- 零售业|当京东天猫等网店也开始下跌,家电零售渠道今后靠什么活出彩?
- 江苏省|独家|美团在微信端推出“美团健康顾问”小程序
- 零售业|互联网大厂逐梦医美圈
- 零售业|华为不再做“跟随者”!任正非手段猛烈,升级华为全球形象
- A轮融资|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艾力特」获超亿元A轮融资;李开复展望“医疗+X”时代
- 尿|商场安装健康检测小便池引质疑 客服回应:很多地方都有
- 健康|小龙虾每斤跌破10元 网友喊话放开吃:医生揭秘怎样吃才健康
- 软件|深夜偷看“不健康网站”,对自己的资金有影响吗?看下就知道了
- 华为鸿蒙系统|华为鸿蒙系统新功能,1秒打开健康码和行程码,很人性化!
- Java|变革-以健康之名,Oladance OWS穿戴式私人音响 全开放 不入耳 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