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用好“宅流量”警惕“宅陷阱”


【新闻随笔】
作者:吕帆(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移动互联网|用好“宅流量”警惕“宅陷阱”】当前 , 生活线上化趋势越发明显 , “宅”成为很多人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
工信部于年初发布的《2021年通信业计算公报》显示 , 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迅猛增长 , 流量消费潜力大幅释放 , 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较上年增长33.9%;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达到13.36GB/户·月 , 当年12月数据更是创历史新高 。 步入后疫情时代 , “居家模式”虽然限制了活动空间、改变了生活方式 , 但也激发了人们以家庭为核心场景的“宅流量”的使用需求 。 “宅流量”已成数字化时代的突出特征 。
究其原因 , 从流量接入口看 , “居家模式”导致非触摸性服务普及率大幅提高 , 加深了人们对网购、远程办公学习和网络社交的依赖 。 相关数据显示 , 2021年 , 中国短视频用户数量达到9.34亿 , 较2019年增加1.61亿 , 市场规模3年内翻番;有声行业市场活跃用户规模接近8亿人次 , 一年内增长40%;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3% , 达148.2亿元;在线婚恋交友行业月度活跃用户显著增长至1200万以上 。 这些数据既是新媒体、新赛道趋势性发展的见证 , 也从侧面说明“宅流量”与新环境下的生活方式适配度高 。
从流量平台看 , 如何实现用户增长和深度触达 , 成为很多企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中长期的“宅生活”是一种典型消费场景 , 为流量的场景化触达提供了一条“集约之路” , 有助于减少用户损耗 , 提升用户转化效率 , 从而实现流量增长 。 有专家曾指出 , 从最初的消费需求 , 到工作需求、娱乐需求和更深层次的个性化需求 , “宅经济”发展层次不断演变 。 在“宅”的大名目下 , 各平台早已利用优势资源 , 划分出工作、学习、健身、社交、娱乐、兴趣养成、能力培训等细分场景 , 并着力培养用户新的流量使用习惯 。
在这种“需求与满足”的博弈中 , 直播、视频、在线协同工作等大流量应用场景早就迈开了迭代创新的步伐 。 在线协同工作软件、校园慕课平台、各类直播App均有不同程度创新;明星VR演唱会、心理健康“云课堂”成为很多人居家休闲娱乐的选择 。 凡此种种 , 证明“宅流量”的火爆并非偶然 , 也再次说明环境变化虽然会带来流量变局 , 但局部创新才是主流 。 以流量的精细化运营、大规模的场景化触达为特征的“互联网下半场” , 既是流量渗透场景、实现变现的重要一步 , 也与每一个具体的人和生活样态有关 。
值得警惕的是 , 当“宅流量”让传播与营销更具针对性的同时 , 一些社会新闻事件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诸多问题 。 譬如 , 智能传播时代身体与人机的关系、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效应对个体的影响、大视频时代网络直播的边界与责任、用户信息与商业伦理、算法的负效应与算法治理、老年与儿童在数字鸿沟中的解决方案等 。 疫情总会过去 , 随着生活状态回归正常 , “宅流量”的增速将不可避免地放缓 , 那时 , “居家”与“互联”的关系又将如何?
更应深思的是 , 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 , 一间房也许会成为一座孤岛 。 但不可否认 ,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隔离是以社会的高度连接为前提的 。 当城市的流动变得平缓 , 当集体性的生活被远程化、分布式、个体性的模式所取代 , 我们又能否在重新焕发生机的“老环境”中 , 走出一己之隅?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9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