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商业公约》背后,小红书的商业闭环野心( 二 )


这也进一步说明 , 仅靠广告收入并不是长久之计 , 小红书若想真正将流量变现 , 打造站内商业闭环就成为了必要选项 , 站内电商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出口 。
不过那时候 , 电商确实不是小红书的重点 。 其创始人瞿芳在2017年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 , “小红书不是电商 , 而是一个游乐场……在战略层面 , 我在内部强调的是 , 我们的用户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来的 , 这是本质逻辑 。 内容社区是小红书的横向底层架构 , 电商只是一个竖向变现的方式 , 这两者是无法比较的 。 ”
甚至有一段时间 , 在小红书的笔记下 , 有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淘宝的购买页面上 , 相当于给阿里打工 。
典型的给他人做嫁衣 。
2016年前后 , 伴随着直播电商兴起 , 阿里自建了淘宝直播生态 , KOL也更愿意呆在离钱更近的淘宝直播 。 商家也是聪明地选择从小红书引流 , 在淘宝收割 。
第二梯队 , 抖音和快手也在大力铺展直播电商 。 等小红书反应过来的时候 , 或许有些晚了 。 市场消息显示 , 2020 年 4 月 , 小红书开启直播电商业务 , 并招募多位电商平台高管 , 而同年小红书内部还曾考虑撤掉电商业务 。
电商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 2018年-2019年是小红书用户快速崛起的两年 , 但据晚点报道 , 2018年、2019年小红书电商连续两年未完成GMV目标 。 到了2020年 , 小红书的广告业务营收约占其总营收的80% , 电商业务收入约占总营收的15%-20% 。
但从2021年开始 , 小红书开始变了 。
最先做出改变的就是切断淘宝外链功能 , 正式推行“号店一体” , 开设店铺的账号可以在笔记中插入商品 , 并推出零门槛开店政策 , 吸引了一批初创品牌商家 。
不破不立 。 今年年初 , 小红书也确实在电商业务上肉眼可见地重视了起来 。
1月 , 小红书原电商部的负责人刘焕通离职 , 紧接着 , 小红书就开启了针对的电商部门的组织调整 , 一级部门方面 , 社区部和电商部合并成为新社区部 。 社区部下的原二级部门开放平台部取消 , 新增三个重组后的二级部门 , 分别为商家部、交易产品部和服务部 。
新社区部由丁玲带队后 , 口径也发生了转变:小红书的社区愿景是成为更多用户的多元生活方式聚集地 , 交易是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今 , 小红书发布的《商业公约》更是向商家、内容创作者、用户三方表明态度:小红书不仅要做好内容社区 , 还要重拾电商梦 。
银时明确表示:“我们不反对商业 , 希望借公约的发布来充分表达我们的态度 , 我们是非常欢迎商业的 。 商业的本身是创造价值 , 这和小红书的内核是完全一致的 , 商业本身的繁荣也是社区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 。 ”
这也意味着 , 小红书终于不再纠结于是更倾向做社区 , 还是更倾向做电商 , 而是“我们都要” 。 小红书也似乎真正想通了 , 不再为“猫拼狗”等第三方平台打工 , 而是专注于打造自身的商业闭环 。
商业闭环的底气何来?事实上 , 在打造商业闭环上 , 小红书理应是有底气的 。 一个普遍的共识在于 , 小红书已经成为了新消费品牌研发、推广的重要参照平台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接受采访时聊到 , 在了解消费者兴趣的主要渠道中 , 除了多下店(考察) , 用的最多的App是小红书 。 “我几乎每天都要刷小红书1个小时以上 , 看到好东西就转给商品中心 。 ”
一位小红书深度用户也表达了小红书在她心中的定位:“我把小红书当百度用 。 ”
这一小小细节 , 也说明了小红书已经成为了一个工具性App 。 它不仅仅是年轻人无聊消遣时的集聚地 , 还成为了品牌潮流的风向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