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瑞资本李丰:2022年,钱会流向哪里?

峰瑞资本李丰:2022年,钱会流向哪里?
文章图片
峰瑞资本李丰:2022年,钱会流向哪里?
文章图片
来源丨创业家(ID:chuangyejia)作者丨李丰极致的好产品必然将在中国出现 。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以《2022哪些事情会变好》为题 , 进行了直播分享 。 李丰认为 , 极致的好产品必然将在中国出现 。 因为中国电商渗透率高、连接效率高、产业链完整度高;且产业链在过去五年叠加了新技术之后 , 创新产品多 , 中国企业有机会利用这种能力 , 生产出非常多全世界可能之前没有出现过的创新产品 。 以下为演讲节选:透过2021看2022首先 , 我们看看2021中国的宏观经济情况 。 2021年有一些宏观数据 , 数据背后意味着什么呢?比如说中国去年GDP同比增长了8.1% , 这个数字让部分人有一点受挫或者说悲观 。 因为同比2020年 , 中国2021一季度的GDP增长超过18% , 随后逐季下降 , 到第四季度下降到了4% , 最后综合结果为8.1% 。 悲观的情绪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整个2021年 , 中国GDP增长率逐季回落;二是第四季度的4% , 是过去若干年当中 , 最低的季度增长率 。 不过 , 要知道2020年中国是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一个实现了正增长(2.2%)的 , 2021年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增长了8.1% 。 2.2%已经是2020年全世界最好的数据 , 8.1%也是2021年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好的数据 。 从结果上来看 , 这一增长数据还是很有意义的 。 那么 , 这一数字跟行业政策或者说行业变化有什么关系呢?作为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国家 , 经济年增长率8.1%已经不低了 。 但为什么有些人会感到悲观呢?这跟大家感同身受的一些别的事情有关 。 比如分析中国2021年的GDP数据构成 , 我们会发现其中消费在前10个月起到比较重要的拉动作用 , 外贸+制造带来的增长则超出预期 。 另外 , 由于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整 , 带来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对GDP的负贡献 。 大家目前的主要困惑在于 , 前一段时间中国有非常多的跟各行各业有关的新政策发布 , 涉及到很多的大行业 。 像金融、房地产、互联网、教育等等 , 这些会对未来产生什么影响?我打个小朋友在学校考试的比方 , 给大家提供理解此问题的一个思路 , 供大家参考 。 假设在2020年 , 我们给一个小朋友定下一个目标 , 2021年要考全年级第一名 。 2021年第一学期结束后 , 他完成了目标 , 并且各科考试成绩都比后面的同学有较明显的优势 。 到第二个学期 , 我们可能会怎么要求呢?我们可能会说 , 既然你考得这么好 , 有明显的优势 , 是不是做一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事情 。 比如搞搞冰雪运动、学点编程、学点音乐......结果 , 到了2021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 小朋友还是年级第一名 , 完成了全年目标 。 但第一学期积累的学科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 与后面的同学差距不大 。 这时候 , 紧迫感就会上来 , 小朋友的学习方向会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转变为集中力量学好数理化、语文英语 。 这个比方 , 大体可以类比2021年我们经历的政策变化 。 比如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 , 外贸持续攀升 , 增长超过了预期 , 于是就有了一定的政策空间 , 进行了很多调整 。 在这里 , 介绍一本我读过的书——《美国增长的起落》 。 它对我理解去年的经济政策和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帮助 。 这本书写了美国100年来的创新和经济增长史 , 分为2个50年 。 刻画了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增长状况、挑战和机遇 , 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业会在这一时间维度里有这样的变化 , 与中国当前的局面有很多相似性 。 2022年会有什么变化?第二个问题 , 2022年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发现 , 在2021年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降了杠杆”的国家 。 白话说就是控制了货币和贷款的发行总量 , 减少了贷款的总规模;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还实现了8.1%的增长 。 对企业家或创业者来说 , 7%左右的杠杆率下降 , 不管放在哪个一个行业 , 都肯定有一点痛苦 。 比如你以前可以贷到1000万元 , 现在就只能贷到几百万元了 。 研究数据我们还发现 , 基建已成为拉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 。 2021年1-7月 , 中国基建相关的投资比年初计划的少了很多 。 在9、10、11这三个月 , 专项债的发行加快了 , 专项债当中有60%会流向基建 , 同时还会加上一定的杠杆 。 也就是说 , 在不知不觉间 , 我们已经加快了基建投资 。 去年下半年增加的这些投资 , 会在今年上半年显现出来 , 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经济增长 。 国家今年的发展主题是“稳增长” , 2022年的主线就会回到核心经济增长方面 。 钱会流向哪里?接下来的问题 , 钱会流向哪里?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货币的周期 。 每一个流动性超级宽松的周期 , 最后都会导致贫富分化加剧 。 因为钱多了之后 , 用钱赚钱比用劳动力或体力赚钱要更容易 , 以至于所有的流动性周期在最后都会出现反垄断 。 反垄断带来的结果 , 对于投资人来说 , 就是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 因为保证了市场的平衡性 , 但它也必然给投资带来非常多的规模或范式上的迁移 。 和创业者一样 , 投资人关注的是 , 2022年具体哪个行业会好、会变化?先聊一个数字:中国刚刚迈过人均1.2万美元GDP的门槛 , 距离中等发达国家已经不远(最近的标准是人均GDP1.8万美元) 。 大多数国家在从人均1.2万美元发展到1.8万美元 , 用了5-7年不等的时间 , 中国正好在迈这个坎 。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 尤其是从亚洲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 , 中国将从2022年开始 , 在今后的5-7年当中处在非常重要的特殊阶段 。 这确确实实是经济意义上的新周期 。 再来分析一下具体看好哪个行业 。 第一 , 制造业 。 现在都说要发展实体经济 , 而且要科技+制造 。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 , 制造业占中国GDP的比例和贡献 , 就终止了连续4、5年的持续下降 , 出现了回升 。 “脱虚向实”和“科技+制造”之后 , 产生了更高的附加值贡献 。 这是中国经济要实现中等发达目标过程中 , 一个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 也是国家政策指向 。 在保持当前制造业总体量规模基础上 , 要增加毛利水平 , 并且它对GDP的占比和贡献仍然要保持在20%以上 。 这更像德国和日本的道路 , 并且这条道路加上了中国特色 。 所谓中国特色 , 就是左边加了科技 , 右边加了数字化 。 第二 , 消费行业 。 中国处在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 , 跟消费有关的大势有两个:第一 , 与消费有关的中国第三产业 , 即服务业占比会持续上升 。 且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 , 用来进行服务消费的这部分比例也还会上升 。 这是所有国家在这一阶段必然会经历的 。 其次 , 与之相对应的产品消费 , 尤其是必需品消费 。 虽然它的总额不会减少 , 但是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可能会不增加 , 甚至出现缓慢下降 , 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恩格尔系数” 。 因此 , 我把消费行业趋势总结成简单的两句话:1)非常多的产品消费品类会开始进行整体的升级 , 包括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 2)从总体上来看 , 服务行业——旅游、教育、文化、医疗、体育、娱乐 , 这些行业消费占比会上升 , 行业的GDP占比也会上升 。 总体是两个增量 。 中国在产品这部分 , 可以做到极致的好 。 而且中国会产生非常特殊的经济现象 。 因为我们的电商渗透率高、连接效率高、产业链完整度高;且产业链在过去五年叠加了技术之后 , 创新产品多 。 中国企业有机会利用这种能力生产出非常多全世界可能没有出现过的创新产品 。 未来在全球出现的中国品牌 , 不会只代表高性价比 , 而是代表了技术+创新+供应链能力+供应链规模所产生出的极致产品 。 这部分增量市场 , 将会依靠疫情期间大规模发展的外贸电商和由此锻炼出来的更强供应链+科技 , 来解决全球化发展、全球化市场和全球化品牌的问题 。 在服务业方面 , 中国也很特别 。 全世界发达国家在经历中国这个发展阶段时 , 没有一个是在同时经历互联网化的 , 当然也没有疫情的催化 。 中国是在2001年之后零售业才开始连锁化 。 当时地产项目尤其是商业地产开始规模化出现 , 零售业才能实现连锁 。 但是中国在那个阶段已经开始出现了电商 。 中国2005、2006、2007年期间 , 宽带的入户率极大提高 , 电商获得了超常发展 。 中国零售业发展早期就叠加了互联网 , 并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又已经形成;加上基础设施 , 这几件事迭加 , 2015年之后 , 中国就变成了电商模式最领先且电商效率最高的国家 。 如今 , 中国正好在各个服务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时候 , 赶上了互联网化的进程;可以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来提高各行各业的服务效率 , 这是全世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 过去两年 , 我们把各个服务行业上网 。 看病问题、教育问题、开会问题 , 本来都是纯线下问题 , 中国都实现了部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 疫情更使得服务业更早、更快、更全面地 , 从供需两端实现了数字化和互联网化 。 服务业是一个注定高增长的行业 , 中国服务行业凑巧赶上了特殊的要素汇聚 。 我们非常期待 , 未来5-7年 , 服务行业结合了互联网化、数字化、新科技之后 , 会在中国产生出什么样的创新模式 。 当初 , 智能手机普及以后 , 新出现的外卖行业就算是餐饮行业互联网化的新模式 , 它解决了餐饮行业模式单一只有堂食 , 效率较低的问题 。 将来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互联网数字化的影响 。 关注跨产业创新除制造业和消费行业之外 , 中国还会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意思的机会 。 峰瑞投过一个咖啡品牌叫三顿半 , 它把冻干技术用来做速溶咖啡 。 速溶咖啡粉最早是雀巢做的 , 但基于冻干技术的速溶咖啡粉流行起来 , 却发生在中国 , 且是过去这几年 。 那么 , 这件事情为什么发生在中国?因为冻干技术本来是用于做生物制品的 。 中国凑巧在原料药和血浆制品方面产能非常巨大 , 产能过剩之后 , 就开始溢出到各个地方 。 用冻干技术来咖啡粉就是其外溢的方式之一 。 这件事发生的前提 , 是必须有一条超级大和产能开始外溢的供应链;产能外溢之后叠加消费升级 , 并且在互联网上电商渗透率高 , 用户的支付能力强;用户又凑巧刚开始接受咖啡 , 想要更好品质并且更易得的便利性速溶咖啡产品 , 于是就有了商业机会 。 在过去两年 , 中国出现的所有速溶咖啡粉的创新产品和品牌全部都是冻干的 , 这件事也是全世界唯一 。 扫地机器人也是 。 虽然不是中国发明 , 但是中国的第二轮创新把它变成了连扫带拖并且还能自清洗 。 简单来讲就是把自动驾驶技术放在了一个原来的传统电器上 , 并且加了智能化 。 要想做到这一点 , 既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供应链 , 又需要凑巧有自动驾驶相关的技术研发 , 还要有芯片和传感器 。 这些元素必须在同一个周期同一个国家全部出现 , 才能产生这种跨品类的产品 。 并且这种产品一旦出现 , 它的竞争力就会非常强 , 这是中国独有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