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

撰稿|白脑斯
来源|贝多财经
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
文章图片
蕉下冲刺港股的消息一出 , 就吸引了众多关注 。
有观点称 , 蕉下是收割了中产的“智商税” 。 从招股书来看 , 蕉下的确存在一些硬伤 , 代表了淘系品牌普遍面临的困境 , 这些问题源于先天基因 , 治本很难 。
无论上市成功与否 , 蕉下的前景都不乐观 。
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
文章图片
蕉下走的路 , 和新消费品牌如出一辙
智商税有一层意思是定价高 , 且利润高 。 而蕉下的定价自不必说 , 雨伞普遍高出竞品2-3倍 , 防晒服和帽子定价也远高于一般水平 。 同时 , 其毛利率在服饰行业属于中上水平 。
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
文章图片
制图:贝多财经
高定价高毛利 , 这套打法已经被很多新消费品牌玩透 , 并被证明行之有效 。 例如 , 完美日记、御泥坊、三只松鼠等脱胎于电商的品牌 , 与蕉下的成功道路如此相似 , 其实就是乘了消费升级的东风 。 消费端涌现了差异化需求 , 拉动了高端市场的增长 , 随着电商浪潮 , 为众多新品牌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
据了解 , 如同天堂鸟这样的雨伞生产企业 , 过去都是把雨伞当作日用品在做 , 主要满足挡雨的基础需求 。 厂家生产后自己做总分销 , 再到批发零售 , 如天堂鸟还在各省都有销售分公司 , 沿用了传统的供销模式 。 过去的日用品企业 , 主要靠规模化生产+传统通路 , 讲究薄利多销 。
而随着消费升级 , 防晒市场开始增长 。 据灼识咨询数据 , 2021年国内防晒服饰市场规模达611亿元 。 而天眼查数据则显示 , 超5成防晒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 。
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
文章图片
蕉下切中时机 , 在电商平台推出防晒涂层伞 , 率先解决便携和防晒的消费痛点 , 填补了市场空白 。 明晰的产品定位是关键 , 折叠、便携和颜值高 , 都打在新生代消费人群的点上 。 日用品就算再高端 , 号称“XX中的爱玛仕” , 绝对价格也不算贵 , 大部分人都能买得起 。 于是 , 中产们愿意为差异化需求而付出溢价 , 支撑了蕉下的高定价 。
蕉下持续通过营销推广 , 把自己标榜成高科技有档次的品牌 。 如:找名人代言防晒服和遮阳伞 , 强调科技面料和防晒功效 , 找各平台的KOC来带货 , 做测评 , 强化在功能性服饰方面的专业形象 。
蕉下把大部分的毛利都花在了营销上 , 销售费率虽然逐年下降至40% , 但仍超行业平均水平 , 导致蕉下的净利率只有5%左右 。
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
文章图片
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
文章图片
KOL/KOC发声背书及直播带货
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
文章图片
蕉下的硬伤在哪?
一、过度依赖线上渠道
尽管蕉下不曾声称自己是淘品牌 , 但不可否认 , 成就蕉下的就是淘宝天猫 , 但也因此被困住了脚步 。
电商被印在蕉下的基因里 , 导致其过度依赖线上渠道 。 蕉下在招股书中反复标榜DTC模式(即“自营直销”) , 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经销商 , 与其它积极扩展线下分销渠道的品牌 , 如完美日记、三只松鼠等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蕉下“困在电商里”,上市即是下坡路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