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到上海,方舱里的“特殊来客”( 二 )
文章图片
“任何一个自动化系统背后都有人的参与 。 ”潘晶解释 , 教会医护人员“上手”机器人产品可能只需1个小时 , 但后续针对场地持续提供服务也是公司的重要任务 , “医护人员非常忙 , 1个人管100个人 , 所以除了部署 , 团队还会主动思考如何减少医护工作量” 。
一开始 , 钛米机器人的CVM团队面临很多困难 , 机器人需要部署到方舱等收治点 , 如何顺利通行 , 如何解决食宿问题 , 成为团队初期面对的难关 , “不同区域防控政策不一 , 外面大多数酒店都关门 , 我们遇到不少很现实的问题 。 ”潘晶回忆道 。
后来 , 在上海经信委的帮助下 , 团队工程师最终拿到保供人员的通行证 , 公司又多方面联系到医疗定点机构 , 成功解决住宿问题 。
文章图片
此外 , 在CVM团队背后 , 同样秉持着“工程师精神”的还有钛米机器人一支百余人的研发团队 , 疫情封控开始后便封闭在单位 , 持续进行产品的研发 , “我们是一个研发型企业 , 产品都是自主研发 。 ”潘晶说 。
“
机器人助力复工消杀
近日 , 上海市逐渐有了越来越多“复工复产”的迹象 。
5月3日 , 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经信委接连发布《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白名单”》(第一批)《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二版)》两份文件 , 在公布首批重大工程建筑工地解封名单的同时 , 指导区镇政府、园区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
钛米机器人也在复工潮中得到不少青睐 。 之江生物、上药集团等企业购买医疗机器人用于药品生产线、库房等场地消杀工作 , 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 上科大幼儿园早先便应用钛米机器人进行日常消杀 , 口口相传 , 上科大也在3月底向钛米机器人采购一批机器人应对校园复课前的消杀工作 。
但上述事实并未减轻钛米机器人的“忧患意识” 。
“大家可能觉得疫情对于机器人 , 甚至是医疗机器人是不是机遇更多 , 我认为不是 。 ”潘晶总结道 , 企业对于医疗机器人的需求是长期的 , 并不会因疫情大幅变动 , 而社会层面上医疗其实是“萎缩”的 , 绝大多数科室关闭 , 手术延期——方舱本身不会承载太多医疗服务 , 临时性的建设也难投资过多固定资产 。
此外 , 机器人同汽车行业一样 , 深受供应链影响 。 疫情之中 , 刘亮发现无论是产品发货还是运输原材料 , 物流的费用比以往涨得不少 。
“运费比以往涨了10倍甚至20倍 。 ”刘亮说 , 以往采购一个很小的研发物料 , 都能通过物流很快拿到 , 现在必须将原材料集中包车运输 , 抵达时间也不再固定 , 更多时候取决于道路运输状况以及愿意支付的成本 。
“真正的复工复产或许有赖于公共交通、快递物流的恢复 。 ”潘晶说 , “人”和“物”的流通 , 对于依赖供应链的工业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
作为一家自主研发生产医疗机器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面对疫情 , 潘晶和同事们得出的结论是:“持续通过技术增加医疗供给侧的能力” 。
文章图片
三年前武汉疫情时 , 钛米公司便开始针对新冠病毒传播特性带来的医院院感需求和公共卫生防疫的挑战 , 不断迭代产品 , 如今 , 方舱机器人解决方案蕴含着面对疫情考验的不少成果 。
“在后疫情时代 , 考验可能大于机遇 。 但不如将考验也看作机遇 , 主动面对 , 筹措资源 , 用创新的办法克服 。 ”潘晶总结 , 这或许才是受到疫情波及的企业正确之路 。
- 不八卦,就看从留守儿童到电商巨头,刘强东是如何阶级逆袭的?
- 高通骁龙|预算两三千,想买到用几年不卡顿的手机?目前这4部手机闭眼买!
- 上海快递逐步恢复,40天前的京东订单到货了
- 红米手机|天玑9000的拍照到底如何?简单可信赖,处理1亿像素图片迅速
- 电子商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找到正确的模式构建国际化“朋友圈”?
- 马斯克推特发文称自己可能“神秘死亡”,此前受到俄罗斯官员的威胁
- 戴尔智慧生态赋能 多元配件实现混合办公动态平衡
- 一嗨租车|国家出手整治资本,央媒三揭马云真面目,他到底做了什么?
- 百度|百度智能云,沈抖拿到第二个KPI
- 朋友圈|男子上班28天倒欠公司3000余元:原因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