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熟了 栗子


栗子熟了 栗子

文章插图
栗子别称:栗子(《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味道:甘,温 。
归经:入脾、胃、肾经 。
入药位置: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 。
形态特征:种仁呈半球型或扁圆,顶端短尖,直径2-3cm 。表面黄白色,光滑,有时具浅纵沟纹 。质实稍重,碎断后内部富质地 。气微,味微甜 。
栗子的用法用量口服:生吃、烹煮或炒存性研末服 。
外用:捣敷 。
栗子的功效作用作用: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 。
主治:治反胃,泄泻,腰脚软弱,吐、衄、便血,金疮、折伤肿疼,瘰疬 。
栗子的忌讳①孟诜:栗子蒸炒食之令气拥,患风水气不宜食 。
②《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活者难化,熟即滞气隔食,通常致小儿病 。
③《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者禁用 。
④《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来去,痞满,疳积,疟痢,便秘者并忌之 。
栗子的附方①治肾虚腰膝无力:栗楔风干,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猪肾粥 。(《经验方》)
②治小儿脚弱无力,三、四岁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与食 。(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气管炎:板栗肉半斤 。煮瘦肉服 。(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筋骨肿疼:栗子果捣碎敷患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小儿疳疮:捣栗子涂之 。(《备急方》)
⑥治金刃斧伤:独壳大栗研敷,或仓卒捣敷亦可 。(《濒湖集简方》)
栗子的有关阐述①《本草图经》:栗房小心一子此谓栗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 。果中栗最有利 。治腰脚宜生食之,仍略暴干,去其水汽,惟患风水气不宜食,因其味咸故也 。
②《纲目》: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 。肾主排便,栗能通肾,在此可验 。《经验方》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壮 。盖风干之栗,胜过日曝,而火煨油炒,胜过煮蒸,仍须细嚼,连液吞咽,则有利,若顿食至饱,反致伤脾矣 。
③《玉楸药解》:栗子,补中助气,充虚益馁,松土实脾,诸物莫逮 。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 。
【栗子熟了 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