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零|超越“短长”之争,共谋“双赢”之道

三六零|超越“短长”之争,共谋“双赢”之道


作者:冷凇 ,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在视频内容蓬勃发展的时代 , 赛道上长视频与短视频“相爱相杀“的竞争格局已持续多年 。 近年来 , “长短之争”被社会舆论推向了白热化 , 一系列针对版权、授权与侵权的辩论 , 其本质是对用户时间和传播效率的争夺 。 然而 , 长视频与短视频并非零和博弈 , 矛盾也并非不可避免 。 世界版权日来临之际 , 有必要超越短长之争 , 重新探索和定义边界 , 携手再造生产传播模式 , 开拓更多的双赢空间 。
一、以“和则两利”、“分则两伤”理念看待竞争格局
尽管竞争激烈 , 时有“纷争” , 长视频与短视频实则是“和则两利 , 分则两伤”的依存关系 。 长视频借助短视频实现重新拆条和二次创作 , 以此来做强宣发和传播 。 长视频依托短视频轻量化、灵活性、引爆式的“精准触达”传播模式 , 低成本地递延了自身的口碑与势能 。 借助短视频扩大内容入口 , 长视频实现了效果显著的流量反哺 。
以主流媒体为主体、以专业内容生产著称的长视频 , 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 , 完成了大量的优质内容生产 , 拥有着不可替代的“超级宣推”及“创作工厂”的强大功能 。 短视频依托这些成熟的优质内容 , 实现了对自身的提质赋能 , 实现了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
长视频与短视频正以其各自优长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 然而 , 对于长视频而言 , 短视频对于其头部作品的带动力较强 , 而对腰部及以下作品的拉动力不及头部显著 。 面对短视频的强势发展 , 当长视频的“高光时刻”被分流之后 , 商业摩擦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 。
二、在“正当维权”与“合理授权”之间探索双赢空间
在生产传播过程中 , 确有部分简单“拿来主义” , 甚至有少数曲解影视内容原意赚取流量 , 例如“×分钟看完某电影”、“半小时刷完某电视剧”等搬运、切条类的内容 。 此类行为明确侵犯了原作品的著作权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任何生产创作行为都不能超出法律的边界和底线 , 版权方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正当维权 , 不仅是自身权利的合法行使 , 还能够促进行业自律 , 实现良性发展 , 营造气正风清的网络空间 。
然而 , 在面对拆条传播等问题时 , 也应坚持理性辩证的原则 , 避免一味的以诉讼的方式去调整与短视频之间的关系 。 不断强化封闭式的版权保护制度的门槛 , 极有可能因矫枉过正给双方皆造成不利影响 , 错失合作双赢的良机 。
理性辩证的看待拆条传播 , 应辨析是恶意盗版还是合理使用、合理宣传 。 一些短视频在没有曲解篡改等情形下 , 出于非商业目的对长视频进行二次创作 , 即便未获得事先授权 , 也应辨析其是否属于合理使用 , 未必一定要以构成侵权来定性 。 其实 , 长视频和短视频在正当维权和合理授权之间 , 还存有巨大的双赢空间 。 支持长视频合理维权 , 也应合理授权给短视频 , 开辟这个双赢空间对于长短视频和用户而言 , 都将产生几何量级的巨大效益 。
短视频因其智能化的精准宣推已成为新的主流传播平台 , 长视频因其专业化的主流内容生产也具有不可取代优势 , 长短视频在利益和趋势上已成相辅相成的格局 , 应探索双赢的合作模式 , 而不是简单强化版权保护的水平 。
三、以“开放共享”和“用户中心”思维再造传播模式
长视频与短视频应放弃短期竞争的导向 , 双向奔赴探索未来的开放共享模式 , 既注重发挥现行法律作用 , 又要建立合作机制 , 以用户为中心 , 保障用户的普遍需求和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