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妻妾成群电影讲的什么故事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情简介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书名赤裸的告诉读者,这是封建时期大家族中的女人纷争,用现在的话来讲,这是一篇宅斗文 。1992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

改编自妻妾成群电影讲的什么故事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情简介

文章插图
29年过去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依然是张艺谋最好的作品!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书名赤裸的告诉读者,这是封建时期大家族中的女人纷争,用现在的话来讲,这是一篇宅斗文 。
苏童出生于1963年,年仅9岁就患上了严重的肾炎和并发性败血症,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幼年时面对死亡的阴影,让苏童的文中充斥着脆弱并复杂的人性 。
1992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28年过去了,它依然是张艺谋作品表中难以超越的上乘佳作 。
虽然写了一个残酷的封建故事,但苏童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南方人,小桥流水造就了他的细腻和独特的女性视角 。
所以除了《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外,由侯咏导演改编拍摄的《茉莉花开》,以及李少红的《红粉》,也是苏童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成功案例 。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改编幅度很大,这对于影视作品来说,往往是个致命伤 。
相信大家常听到现在原著粉对IP改编电视剧的要求,大方向是尊重原著 。
在原著故事架构和世界观已然成型的前提下,要大量修改,无异于给人做一台伤筋动骨的手术 。
还好,张艺谋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大夫 。
如果说《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功,有50%是因为苏童写了一个好故事,那剩下的50%中,有30%是因为张艺谋强大的再创作能力,还有20%归功于演员 。
女主角颂莲本是个接受过新思想教育的姑娘,在家道中落后,她同意嫁到陈家做第四房姨太太 。
这里砍掉了原著中一些情节,颂莲约陈老爷到咖啡厅见面,在电影中没有体现 。
虽然少了一些女性在那个年代无法掌控命运的残酷,但让整部电影变的更加和谐 。
要在120分钟内讲述一个完整故事,本身就很考验编剧和导演,如何在不伤故事精髓的前提下,表达出完整的中心思想,而不使剧情七零八落呢?
张艺谋在开拍前,就定下了整个故事的基调,他改变了苏童原有的,让接受过教育的女性,不得不在时代的压迫下,逐渐变成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的悲壮感,在他的镜头下,人和环境是更为冷漠的 。
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的院子,屋檐上挂满了红灯楼 。每当暮色四合,管家就会走到某个姨太太的院子里,点亮那里的灯笼 。
谁的灯笼亮了,老爷晚上就会宿在那里 。站在院子里抬头看,天空只有那一角大小,整个人都被困在像棺材一样的院墙中 。
颂莲开始并没有反抗,作为一个女学生,她可比其他几房姨太太想的开,管它怎么样,活的开心最重要 。
可是,环境造就人,就算你不争不抢,总有人逼着你去争去抢 。陈家有两个仪式,除了点灯,还有一个是捏脚 。
第一次捏脚时,颂莲很不适应,还有些羞怯 。
她当然明白捏脚的婆婆跟她讲的话意味着什么,但这个时候的颂莲是不屑一顾的,她看不上这些繁琐的糟粕仪式 。
记住这个细节,以及颂莲此刻脸上不屑的表情,因为到电影中期,当她喊丫鬟雁儿给她捏脚时,就代表了颂莲内心的转变,以及她对封建糟粕的臣服 。
陈家大太太吃斋礼佛,二太太端庄秀雅,三太太是个戏子,嚣张跋扈,不太把礼数规矩放在眼里,以及颂莲的丫鬟雁儿,身贱心高,做着太太梦 。
【改编自妻妾成群电影讲的什么故事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情简介】至此主要人物到齐,好戏就该上演了 。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颂莲逐渐习惯了陈家的生活,新思想教育仿佛只在她心里留下一瞬 。
颂莲开始享受老爷的宠爱,以及这份宠爱带给她的虚荣感 。她对陈家了解越深,越多的不堪就逐渐浮出水面 。
二太太看似和气,实则心思深沉,毒如蛇蝎 。三太太和高医生有染,手上打麻将,桌下两双腿就迫不及待的纠缠在一起 。
颂莲不慎将三太太和高医生的私情告诉了二太太,某一天,出门和高医生私会的三太太,被衣衫不整的抬了回来,身上套了个麻袋 。
颂莲这才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吃醋争宠那么简单,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男人有杀死女人的权利 。
她想到了雁儿,因为被她发现在自己房间偷偷点灯笼,而被她拉到雪地里罚跪,活活冻死 。
她想到了自己,想到和三太太在楼顶聊天,远处鳞次栉比的屋檐就像怪兽的牙齿,扭曲着,狰狞着,撕碎每一个人的身体 。
那天的三太太很美,穿着戏服悠悠唱一曲 。
也许只有那时的她才是自由的,才不是被陈家的院墙困住的 。
那一院墙的灯笼看上去很美,随风摇曳中,映着红彤彤的喜庆 。可它又是那么阴森和血腥,就像照亮着每个人奔赴黄泉的路 。
电影从头到尾都没让老爷露脸,我们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但我们都知道,他代表了那个封建的社会,代表了对女性的迫害 。
敢于做自己的三太太死了,不信命想反抗的雁儿死了,看清这一切的颂莲疯了,电影结尾,一顶花轿抬进了陈家大门,那是陈老爷新娶的五姨太太 。
张艺谋用中国人最喜欢的红色批判了那个陈旧的时代,生长于新时代的我们永远也无法体会,在新旧时代交替的时间缝隙里,到底填埋了多少尸体,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
张艺谋的艺术成就高于陈凯歌、冯小刚,这是毋庸置疑的,前者自《霸王别姬》后再无几部亮眼的作品,以至于很多人都怀疑陈凯歌在创作《霸王别姬》过程中出了多少力 。
冯小刚则更偏通俗一些,开创了内地贺岁片这一类目,近些年一部商业片一部文艺片这样轮着拍,商业片倒还好,《芳华》之类的文艺片总感觉夹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
张艺谋除了《三枪拍案惊奇》、《长城》等几部翻车外,总体发挥都在水准以上,早期的《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等都是华语电影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
虽然《活着》的豆瓣评分高达9.3,但论艺术成就,我始终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