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知乎的理想国与紧箍咒( 二 )


2 知识普惠的理想国一个理想的事业模型 , 未必是一个理想的商业模型 。 而那些成功且伟大的企业家 , 恰恰是清楚地知道如何用完美的商业运作 , 完成自己的事业理想 。
成立之初的2010-2012年 , 知乎实施邀请制注册 。 前200名用户都是互联网圈的领军人物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 , 前40天 , 这些用户在知乎上创作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 。 这不但保证了问答的高质量 , 也成就了知乎专业、严肃的品牌形象 。
今天 , 很多出走的老用户回忆起最初两年的知乎都感到唏嘘 , 认为知乎已经变成了充斥虚拟网文和明星八卦的“知音”、“编乎” , 质疑知乎已经偏离了本心 。 但实际上 , 曲高和寡的精英小圈层交流 , 一直都不是周源定义的知乎 , 只是他实现最终理想的第一步 。
现任知乎战略副总裁张宁是社区最早的用户之一 。 他对于知识分享的观念与周源不谋而合 , 他们认为 , 每个人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 , 每个人头脑中都有其他人想要知道的东西 , 知乎要做的是把这些东西都分享出来 , 让知识普惠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知乎相信的东西一直没变 , 只是越走越远 , 但也是这份不变导致规模扩大过程中 , 创作者、阅读者和社区氛围一直在变 。
2013年 , 半封闭式的知乎已经拥有40万用户 。 周源决定向公众开放注册 , 不到一年时间 , 注册用户就从40万急速增长到400万 。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清晰地讲述了这一做法的原因 。

知乎创始人周源
他说:“希望知乎成为基础设施级的产品 , 像搜索一样满足人的普遍基础需求 , 最终形态会是一个知识中枢 , 把各种需求和各种人在一个问题上连接了起来 。 ”

“各种需求”“基础设施” , 这些概念里并没有信息优劣的鄙视链 。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 毫无疑问 , 知乎就不能像初期阶段一样 , 再局限于精英圈 。 精英言论成就了知乎的品牌 , 但知乎的未来并没有寄托在精英身上 。
其实在那些年里 , 寄生于小众圈层的社群都在努力打破桎梏 , B站加速“出圈” , 快手挺进五环 , 希望帮助更多人找到分享的途径与创作的乐趣 。 同样 , 知乎走上了打破圈层、获取流量、构建大众化社交平台的路线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在知乎老用户看起来激进的破圈发展路线 , 并非因为资本压力或者流量饥渴 。
不因变现压力而获取流量 , 而是把流量作为事业成功的必要路径 , 这样的发展逻辑 , 自然受到资本的青睐 。
2014到2020年上市前的6年里 , 知乎总共完成了5轮大规模融资 , 不但启明、赛富这些老股东持续加码 , 更有腾讯、今日资本、搜狗、创新工厂等不同领域的资本持续入局 。 在那个互联网行业不断挤泡沫的年代 , 变现能力很差的知乎能够获得如此高的青睐 , 实属反常现象 。
3 难的不是变现而是变化实际上 , 今日知乎面临的主要质疑 , 从他开始扩张就已经出现 , 从未停歇 。 随着用户圈层的下沉 , 知乎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难以标签化的内容 , 有八卦、低俗、鸡汤 , 还有各企业的营销公关内容 。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博士学位、月入过亿”变成了广大用户今对知乎的调侃 , 知乎逐渐沦为B乎 。
作为知乎的掌舵者 , 周源对于知乎商业化始终保留着一种“执念” , 甚至被认为对知乎商业化有些过度谨慎 。 这个执念正如当年李开复对他的评价“文人态度”——知乎自创立之初 , 周源就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不以低质内容换流量 , 过去不 , 现在不 , 将来也不 。
但对于一个有着数千员工的互联网企业来说 , 只靠用爱发电支撑不起基础设施 。 在坚守初心和恰饭问题上 , 知乎做过许多平衡与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