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什么意思呢 民俗是什么意思

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当中国社会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民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然表现在民俗文化的变化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 。寻找民俗文物,留下民众生活的历史,已成为一个严肃的课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 。正是这种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
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

民俗是什么意思呢 民俗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民俗是什么意思呢 民俗是什么意思】扩展
山西民俗
1.山西剪纸
山西剪纸是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 。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就是为民众给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 。人们代代相传,年深月久,逐渐形成—套在审美意味上、艺术表现上较为完整和成熟风俗 。
2.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山西民间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2006年5月20日,山西社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火是传统大年—春节期间的民间自演自娱活动,其由来已久、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土地与火的崇拜 。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 。由此民间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并且年年岁岁流传至今 。
3.龙舞
有的地方称之为“舞龙”,也有的称之为“龙灯舞” 。这是在山西省境内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演出的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闹“红火”、闹“元宵”的时候,也有一些地方在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时表演,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民间艺术,这种传统的艺术节目,大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