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典故的相关人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指谁

关于“飞将”的理解,则要根据整首诗来判断 。这首诗的前两句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可见,诗人写下此诗,并不是要歌颂赞美哪一个将军,而是写给千千万万出征还未归来的人们的 。

该典故的相关人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指谁

文章插图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的这首诗千古流传,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但诗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千百年来却议论纷纷,没有定论,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
第一种:“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 。
持这种说法的人,主要依据为“龙城之战”是卫青的成名之战 。
公元前129年,匈奴入侵,汉武帝亲自部署作战,派四路大军出击,结果其中公孙敖、公孙贺两路失败,李广一路无功而返,只有卫青率领的一路取得了胜利 。卫青率领一万骑兵直捣匈奴的龙城,并且斩首700余人,因此功卫青被封为关内侯 。
在此之前,虽然卫青先后担任建章监、侍中、太中大夫等职务,但都是跟随在汉武帝左右,难免被别人认为他是靠了姐姐卫子夫受到汉武帝宠爱的缘故,为大家所瞧不起 。
龙城之战中,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并且单独率领一路骑兵,未必没有为其正名的意思 。而卫青也果然不负所期,取得了大捷 。从此之后,卫青迅速展露出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在对匈奴作战中七战七捷,成为古今名将 。可以说,龙城之战是卫青的成名之战,也是他走向辉煌的起点 。
以“龙城”代指卫青,似乎也说得过去,但仔细推敲起来,还是站不住脚 。
以地名、官名、爵位、谥号等代指某人,在古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但对卫青来说,龙城之战虽然重要,却显然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真的要用一场战役来代指卫青,那也应该是卫青俘虏右贤王一战,或者漠北之战,绝不会是龙城之战 。
比如三国时的周瑜,他指挥的经典战役是赤壁之战,所以有“赤壁周郎”的说法,但从没有人用周瑜攻破皖城之战来称呼他“皖城周郎” 。
因此,只是因为卫青曾经打赢过龙城之战,就认为“龙城飞将”是指卫青,未免太牵强 。
第二种说法:“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 。
持此说法的人,主要依据是李广有一个外号叫做“飞将军” 。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极为推崇,曾写道匈奴人对李广十分畏惧,称他为“汉之飞将军”,在李广镇守右北平郡的时候,匈奴人数年不敢犯边 。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史记·李将军列传》
在唐诗中,李广可谓名副其实的“红人”,怀念他的诗句比比皆是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部分时候,李广并非以名将的身份出现,而是诗人借他的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很多人都认为,李广在边关对抗匈奴数十年,立下了无数战功,只因运气不好而没有被封侯,这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当后世文人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就会与当年没有封侯的李广产生了共鸣,因此古诗词中,诗人经常用李广的典故,形容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李嘉佑的《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自叹马卿常带病,还嗟李广未封侯 。”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
除此之外,还有描写李广爱兵如子的,比如“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有赞叹李广武艺高强的,比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但却几乎找不到称赞李广战功卓著的,不信大家可以找一下试试看 。
所以,因为李广有“飞将军”的外号,就说“龙城飞将”指李广,也未免牵强 。
第三种说法:“龙城”“飞将”分别指卫青、李广 。
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和稀泥”了 。
古文古诗中,这种并列的用法不是没有,但都是采用同一种代指方法,如果用地名就都用地名,如果用官职就都用官职,绝不会出现一个地名、一个官职的情况 。
就好比“南阳”后面跟人名,一定是“诸葛亮”,而不可能用“南阳周瑜”来指诸葛亮、周瑜两人 。“常山”后面一定是“赵子龙”,而不可能“常山张飞”来指赵云、张飞两人 。
而且,李广的军功,和卫青相比相差太远,如果真的要并列,也应该是卫青和霍去病才对 。大家不要觉得李广名气大,实实在在的军功,他是无法与卫青相提并论的 。
所以,“龙城”“飞将”分别指卫青、李广这种说法最不值得反驳 。
第四种说法:“龙城”代指边关边塞,“飞将”指守卫边关的将士 。
前面说过,主流说法有三种,但我个人却有不同的理解,姑且称为第四种吧 。
“龙城”,本是匈奴人祭天的地方,这是这个词的本义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龙城”的引申义慢慢扩大,变成了“匈奴人重要的城镇”,或者“汉匈之间的边关边塞” 。
这样的用法,在唐诗中俯仰皆是 。比如“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 。龙城远,雁门寒 。”比如“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 。”等等 。
这里的“龙城”,诗人们舍弃了其本意,将其艺术化为一个典故,借指边关边塞 。其实这种以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代指某一区域的用法,在古文中屡见不鲜,比如“未央”本是汉朝刘邦所建造宫殿的名字,但在李白诗中却写道“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显然,“未央”在这里并不是指西汉的未央宫,而是代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
而关于“飞将”的理解,则要根据整首诗来判断 。这首诗的前两句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可见,诗人写下此诗,并不是要歌颂赞美哪一个将军,而是写给千千万万出征还未归来的人们的 。
有了这个认识,再看下面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按照上下文一致的原则,这一句仍然应该写的是将士们,所以“龙城飞将”应该理解为“在边关守卫的将士们” 。
全诗应该这样理解:无论秦汉,正是有了那些抛家舍业、驻守边关的将士们,才保卫了国家,没让外族入侵进来 。
如果非要把“龙城飞将”理解成某个人,那么后两句的意思就是:只要卫青(李广)在,就不会让匈奴入侵进来 。整首诗就变成了缅怀卫青(李广)的意思,可这与前两句的意境就不太“搭配”了,仔细感受一下,这样整首诗的味道就不太对了 。
【该典故的相关人物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指谁】综上所述,我认为,“龙城飞将”既不是指卫青,也不是指李广,而是应该理解为“在边关守卫的将士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