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佐证是 , 2013年12月 , 罗振宇发起了“史上最无理的会员招募” , 一天便轻松募集800万元 。 那时候 , 钱还很值钱 , 不是动不动就谈一个小目标的时代 。
知识付费的兴起 , 一定程度上源于人们对信息时代的未知和焦虑 。 因此 , 那些在经济、互联网领域看似更权威的声音 , 迅速被接纳 , 并捧上高点 , 这便是“得到”曾经得到的时代红利 。
大学刚毕业的晨晨在听过罗振宇演讲后 , 迅速被罗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所吸引 , 他下载了“得到”App , 并希望能在此开阔视野 , 进行自我分析 , 面临毕业后求职的他 , 购买了好几节关于职业规划和职场形象的课程 , 但一通学习后 , 晨晨发现 , 他依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工作 , 求职过程还在一路碰壁 。
像晨晨这样对知识付费抱有较高期待的人不在少数 , 但期望越高 , 失望越大 。
“得到”的确曾是知识付费领域的高光 , 2017年《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在“得到”App上线后 , 只用70天订阅数就突破10万 , 2018专栏订阅量达到34万 , 按照每份199元的价格来算 , 单单薛兆丰一人就为平台带来6777万元营收 , 按照当年“得到” 的营收 , 薛兆丰一人贡献收入占到了平台的近三分之一 。
随后 , “得到”接连捧出了薛兆丰、香帅、吴军等一批知识明星 , 但随着时间的流失 , 大众对大V的审美疲劳也在加剧 , 大咖们的干货内容也逐渐输出殆尽 , 如“得到”App第一个上线的订阅专栏产品《李翔知识内参》 , 无论李翔团队做了多少努力 , 都挡不住订阅量的下滑 , 内容打开率下降 , 大V的影响力逐渐被透支 。 3年后 , 被迫关停 。
2017年薛兆丰加入“得到” , 2019年订阅就达到46万 , 现在是56万 , 同样是2年多时间 , 只增长了10万 , 可以看到订阅用户增速急剧变缓 。 再如硅谷吴军 , 2019年作为得到第四大供应商 , 其开售的课程《硅谷来信》共有14.8万人加入学习 , 如今只有16.6万人 , 3年时间只增加2万左右 , 可能还不如抖音上一个知识博主的涨粉速度 。
【饿了么|「得到」6次折戟IPO,罗振宇被年轻人抛弃?】甚至连“得到”上最大的IP罗振宇的影响力 , 年轻人都越来越不买账 , 以“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为例 , 2017-2019年 , 其退票比例逐年提升 , 为2.90%、4.99%、14.12%;2020年受疫情影响 , 该比例更是升至43.29% 。
另一方面 , 也有人认为 , “得到”贩卖的是“轻知识” , 一位“得到”3年的老用户思语告诉Tech星球 , “得到”正在变得平庸 , 课程越来越轻 , 从几百节的年课变成十几节的小课 , 这让“得到”的内容优质无法沉淀 , 用户流失后只能不断靠拉新用户增收 。
“得到”的确正在变“轻” , Tech星球查询发现 , “得到”上的课程大致在十多节至几十节课 , 内容可读性强 , 追求短平快、课程短周期 , 迎合了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的特点 , 但相应的 , 也带来用户对课程水平的质疑 , 甚至被批是在“贩卖知识焦虑” 。
“得到”的一部分营收来自大客户采购 , 一些公司会批量采购“得到”课程给员工培训 , 小超的公司就为员工都开通“得到”会员 , 但由于大家学习热情不高 , 小超开始做起二道贩子生意 , 用低价从同事手里购买账号 , 再转售出去 , 赚取差价 。 但据小超透露 , 之前每月至少能卖出去一个账号 , 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 , 现在一单都没卖出去 。
“得到”的另一重大的失利 , 来自于罗振宇曾经打的如意算盘 。
2017年 , 正值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兴起 , 但彼时的他 , 着眼于将流量蓄水到自己的“得到”小平台上 , 从2017年3月开始 , 《罗辑思维》节目由视频形态改为音频 , 由周播变成小日播 , 并全面转移至“得到”APP , 其他所有音视频平台不再更新 , 忽略了做成平台崛起的机会 , 堪称“完美”地错过了短视频风口 。
- 运动耳机选择哪种好、什么款式的耳机戴着舒服
- 苹果|分享一款最近刚入手的颜值影像「神机」OPPO Reno7晨曦金
- windows10|解释为什么游戏玩家采用 Windows 11 的速度比 Windows 10 慢
- 直播平台|逆向思维:生活就像大数据平台,你关注什么后台就给你推送什么
- 国际空间站|拿什么“保护”空间站?空间安全体系亟待建立
- 饿了么|短视频一片红海,现在进入还晚不晚?看完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答案
- 谷歌地图|为什么说我国禁用谷歌地图为明智之举?它究竟有多强大?
- 华为|昨夜今晨发生了什么? |YiMagazine
- windows11安全模式怎么进
- win11安全模式怎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