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比华为缺芯还大的隐患,关系中国高端制造的未来,俄是前车之鉴( 三 )


然而 , 当时国产CAD企业经历了内忧外患:
内忧:
1. 90年代 , 大部分私营企业具有劳动力密集、粗放生产等特型 , 对于CAD等工业软件降本增效的认知处于真空 , 需求并不迫切 。
2. 本土CAD企业林立 , 一度诞生了300多家CAD厂商 。 供过于求 , 价格战打响 。 恶性竞争让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
外患:
1. 90年代 , 国外CAD软件攻入中国市场 。 国外产品不仅具备技术和经验上的先发优势 , 性能更诚实 , 国外企业还以低价、免费的方式绑定产学研机构 , 对国内企业造成降维打击 。
2. 国外企业放任盗版软件抢占市场 , 排挤了国产软件的生存空间 。 国内企业自以为用盗版软件赚了便宜 , 实际上盗版软件上生成的研发、生产数据进一步助推了国外软件优化升级 , 拉开国内外软件的差距 。
最终 , 刚刚萌芽的国产CAD产业还未绑定企业形成生态 , 便迅速沉寂 。 不少企业长生了“造不如买”的心理 。
直至2015年《中国制造2025》政策再度强调国产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突围 , 政策之手将CAD产业发展引上正途 。 这之后 , CAD所属的工业软件被写入十三五、十四五规划 。

那段弯路暴露出中国CAD软件发展的失衡:
第一 ,国产软件的突破主要是2D , 3D CAD依然是瓶颈;
第二 ,高校研究与商业化脱节 , 研究成果距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
05. 在2D CAD领域 , 中国厂商的国产替代能否一帆风顺?目前2D CAD的国产化率为11% 。 中国企业与国外厂商相比已没有技术鸿沟 , 不过整体质量仍有差距 , 正在加速追赶与替代的路上 。
与其他许多国内产品一样 , 国产CAD软件的优点是:低价、简单、服务好 。 尤其在2D CAD市场 , 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技术差距逐步缩小 , 正在通过各种手段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
例如 , 浩辰CAD 的永久授权费用为9800元 , 与AutoCAD一年的订阅费用(8327 元)相近 。
国产CAD的竞争路径 , 是通过抢占低端市场 , 增加应用广度和深度 , 培养用户惯性 , 最终以市场换技术 , 为冲击高端市场积累研发资本 。 国内龙头中望软件 , 其产品已经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 。 超过149家世界500强企业、72家央企使用其产品 。
不过外资企业并没有放任中国厂商扩张 。 技术壁垒之外 , 外资企业用商业打法构建生态壁垒 。
例如 , 从2015年起 , 浩辰软件就陷入与ITC的知识产权纠纷中 。 直到2021年4月 , 双方达成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和解 , 浩辰为此付出了420万美元和解金及780万美元海外律师费 。
另一个典型的策略就是“二次开发陷阱” 。
像微软故意放任中国盗版办公软件一样 , Autodesk借助先发优势 , 一面有意扶持大量二次开发集成商 , 一面放任中国市场盗版现象 , 使得现在市面上有超过1000个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软件 , 形成了“二次开发一面倒”的景象 , 在用户数量和产品生态上 , 形成压倒性优势 。
国内的CAD厂商也在积极布局二次开发生态 , 例如中望软件二次开发应用软件数量已达230多个 。 对于中国厂商来说 , 这注定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反围剿之战 。
06. 中国3D CAD差在哪?3D CAD突围是场持久战 , 目前国产3D CAD落后国外产品20-30年 。
技术上:
目前国产3D CAD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体现在建模技术、几何造型技术、渲染技术等多种深度基础技术上 。
要想在底层技术上实现质的突破 , 核心问题还是成本和资源:时间成本、资金成本 , 以及人才资源 。
例如SolidWorks ,Solid Edge ,Inventor 等主流的3D CAD 软件 , 代码量在3000万行到4500 万行代码左右 , 大约需要 3000~4500 人一年以上的开发工作量 。 如果是CATIA , NX , Creo 等高端软件 , 写代码的工作量还要提升4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