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梳理( 七 )


(7)海洋能
海洋能利用主要包括波浪能、潮流能和其它水流能等方式 。 海洋能领域直接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2个 , 包括全国海洋能转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6)和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域使用及海洋能开发利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3/SC1) 。
SAC/TC546负责海洋能转换设备(包括波浪能、潮流能和其它水流能转换电能 , 不包括有坝潮汐发电)领域标准化工作 。 至今已发布国家标准4项 , 主要为术语、资源资源评估和特征描述以及发电性能评估方面标准 , 正在制定标准4项 , 涉及海洋能转换装置的质量要求、系统设计和评价等相对较为基础方面标准 。
SAC/TC283/SC1负责海洋能源开发、海域使用利用、海籍调查等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 已发布海洋能开发利用方面国家标准十余项 。
我国海洋能领域标准体系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 , 国家主管部门和标准化机构正一步步转化国际标准 , 同时结合我国海洋能利用实际情况 , 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海洋能利用标准体系 。
2.2.3温室气体管理
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主要负责碳排放管理术语、统计、监测 , 区域碳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 企业、项目层面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 , 低碳产品、碳捕获与碳储存等低碳技术与装备 , 碳中和与碳汇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 。
目前SAC/TC548已发布国家标准16项 , 正在制修订有30余项标准 , 其中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标准28项、项目减排量核算标准4项、核查系列标准3项、企业碳管理系列标准3项、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4项 。 现有涉及温室气体的行业标准有18项 , 目前温室气体和碳排放领域也制定了30余项团体标准 。
在碳排放管理领域还需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 在基础通用标准方面制定温室气体管理术语等相关标准 , 不断完善数据质量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核算报告标准方面完善现有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核算与报告系列国家标准 , 保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 , 制定产品和服务碳足迹的核算标准;核查标准方面不断完善审定核查通则及机构人员相关要求;技术标准方面制定直接在线监测技术标准;管理服务标准方面 , 制定温室信息披露标准等 。
2.2.4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2016年 , 原环保部发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规范和指导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 目前住建部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GB/T51316-2018《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工程设计标准》 , 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研制国家标准《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和地质封存管道输送系统》 。 此外 , 现行的行业标准7项 , 涉及机械行业3项燃煤烟气碳捕集装置和装备相关标准 , 船舶和石油化工行业2项液化二氧化碳运输相关标准 , 以及石油行业2项油气田注二氧化碳相关标准 。
CCUS技术发展、示范项目实施、政策落实等都急需标准化工作支持 。 但CCUS涉及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阶段等多个环节 , 目前在基础方法、技术推广、项目建设与管理、监测、风险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标准还处于空白状态 , 影响市场对CCUS技术的接受和项目推广应用 。
2.2.5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框架主要由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部分组成 。
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7)主要负责全国环境管理专业领域内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的标准化工作 , 同时对口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 。 自1996年成立以来 , 归口管理国家标准37项 , 国家标准计划12项 , 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和声明、环境绩效评价、环境成本和效益、生命周期评价、生态系统评估等领域国家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