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书店都关了,我却在18线小城开了家年入2000万的实体书店( 二 )


到2021年全社会零售总额44万亿 , 而网上零售超过13万亿 , 渗透率接近30% 。
图书销售是非常适合在线的 , 它的内容展示和陈列呈现形式、购买行为带来的用户画像、大数据研判类目增长趋势和热点图书 , 这些优势是线下实体书店无法比拟的 。
所以亚马逊一出生就以图书作为创业突破口就是必然 。 京东也正是在2010年进入在线图书市场 , 并在2017年超越当当成为最大的在线图书销售公司 。 京东书店在2020年仅儿童类目图书销售超过21亿元 。
03新式实体书店的起起落落
线下实体书店还有机会吗?
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13亿 , 增长见顶 , 流量红利不再 。 创新工场也在移动互联网首次增长放缓的2017年提出了“OMO元年的概念” , 即线下与线上的镜像互联互通 。 2019年马云也抛出了新零售概念 。
打个比方 , 原来的世界分为数据世界和真实世界 , 两个世界通过很细的管道互相转换 。 但在OMO时代 , 整个世界都可以被实时数据化 , 数据世界赋能实体世界 , 二者完全重合 , 不再分割为两个场景 。
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新零售概念商超 , 是典型的流量双向交织流动的商业模型 。 用户在线下购物 , 使用电子支付 , 行为被线上收集 。 从线下获得体验后 , 可继续使用网站、APP购买商品 , 送货到家 。
用户在线下变成会员后 , 商家能在线上做推荐、引导 , 并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二次传播和增值 , 从而模糊了线上流量与线下流量的边界 , 形成完整的流量循环体系 。
新的零售业态是社交化、去中心化 , 商业形态则是用户到用户的、场景到场景的传播和交易 。
消费者在场景中产生购买需求 , 并通过社交、推荐的方式完成交易 。 商家将拥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 。 电商、实体店的供应链、仓储、数据将被打通 , 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 , 而不是分离成两个部门 。
一个中心仓可以同时为电商和实体店服务 , 线上线下滞销库存可以互相转化 。 对用户的服务也将变成无差别的、从头到尾的服务 。 与用户的交互 , 不局限于线下店面 , 或电商体系内 , 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 。
上述几点都是在增强已有场景的服务能力 , 除此之外 , OMO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场景 。
诚品书店都关了,我却在18线小城开了家年入2000万的实体书店】所以一边是实体书店的大撤退 , 一边是全新的实体书店来了!
从2013年的第一家门店至今 , 有“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在全国共开了26家书店 。
诚品书店都关了,我却在18线小城开了家年入2000万的实体书店
文章图片
▲来源:摄图网|钟书阁书店
10年前的书店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 , 大书城相继倒闭 , 小型书店也难以为继 。
彼时 , 钟书阁创始人金浩已开了21家书店 , 但租金上涨以及电商的冲击 , 让他不得不关停了数家门店 。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 , 金浩于2013年4月23日正式开启了他的第一家钟书阁书店 。 它坐落在上海因富有英伦异国情调闻名的泰晤士小镇建筑群中 。 进入书店 , 满目间除了书还是书 , 不仅墙面上 , 连玻璃地面下也是藏书 , 颇为震撼 。 用书架围合出中心的图书“圣殿” , 内部以镜面和白色为主 , 置身其中 , 仿佛坠入时空中的书海 。
钟书阁成了“最美书店”的代名词 , 是人民日报报道的“上海最美书店” , 是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选的“中国最美书店”;也是美国WIRED杂志评选出的“全球10所最美书店”之一;更是法国的SitesCommerciaux、美国的VMSD、意大利的ANMagazine等杂志推荐的全球最美书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