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团|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至今为止 , 人类还没发现过第一代恒星 , 因为它们数量稀少 , 而且在宇宙演化早期 , 中性氢会吸收天体的光 , 导致恒星暗淡 。 如果第一代恒星被探测到 , 将为揭示星系化学和动力学演化提供重要线索 。
——郑宪忠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近日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哈勃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哈勃)利用引力透镜效应 , 发现了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单颗恒星 。
这颗恒星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的10亿年内 。 研究人员估计 , 这颗恒星的质量至少是太阳的50倍 , 亮度是太阳的数百万倍 。 由于距离地球非常遥远 , 它发出的光线用了129亿年才到达地球 。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
这颗恒星被命名为埃伦德尔(Earendel) , 在古英语单词中意为晨星或旭日之光 。 那么 , 这缕“晨光”将为人类揭示宇宙演化带来哪些新的线索?
在NASA看来 , 哈勃的这一新发现有望开启早期恒星形成相关研究的新篇章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论文第一作者布赖恩·韦尔奇表示 , 埃伦德尔存在于很久以前 , 形成它的“原材料”可能不同于以往已知的恒星 , 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对宇宙非常早期、恒星形成的未知时代展开研究 。
利用宇宙“放大镜”发现129亿年前的星光
此次哈勃发现埃伦德尔 , 更像是一次偶然的邂逅 。 “以哈勃的观测能力 , 原本无法看清那么遥远的星光 。 但这次哈勃能看到埃伦德尔 , 是因为在地球和埃伦德尔之间 , 有一块特殊的‘放大镜’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郑宪忠告诉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 这块“放大镜”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团——WHL0137-08 , 正是由于WHL0137-08的引力透镜效应 , 埃伦德尔的光才能被敏锐的哈勃捕捉到 。
引力透镜效应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现象 , 指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 , 从而使得光线在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发生偏折 。
“当光线经过星系团时 , 因强大的引力而产生的空间扭曲会使光线偏折 , 星系团就像放大镜一样汇聚和放大了背景天体的图像 , 间接形成了一种‘放大镜机制’ 。 ”郑宪忠说 , 星系团WHL0137-08距离地球56亿光年 , 埃伦德尔所在星系的光在抵达星系团WHL0137-08时 , 被星系团扭曲成一个长长的新月形 , 星光被放大了数千倍 。
“这类似于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 游泳池表面的波纹在底部形成明亮的光斑——水面的涟漪充当了透镜 , 将阳光聚焦到游泳池底 , 使池底亮斑达到最大亮度 。 ”郑宪忠解释道 。
而空间望远镜是通过长时间的曝光来收集宇宙中的光子 , 从而探测出未知天体的 。 在WHL0137-08的“助攻”下 , 这一次 , 哈勃捕捉到了来自埃伦德尔的光子 。
这也是哈勃再一次刷新自己创下的纪录 。 在埃伦德尔之前 , 哈勃曾经在2018年发现了一颗遥远的恒星——伊卡洛斯(Icarus) 。 在详细甄别测算后 , 科学家最终确认这颗遥远恒星位于地球94亿光年外 。
埃伦德尔“身世”仍是未解之谜
埃伦德尔的发现 , 让科学家颇感意外 。 布莱恩·韦尔奇说:“一开始我们几乎不相信它的存在 , 它比此前人类观测到的最遥远的恒星还要远得多 。 ”
韦尔奇认为 , 埃伦德尔的出现 , 为人类打开了一扇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恒星是由大量氢和氦组成的等离子体 , 它们的内部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 , 不断向外发出能量 , 产生辐射压来对抗自身引力坍缩 。
为何科学家能判定哈勃接收到的光来自恒星而非星系或其他天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