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流水的品牌,铁打的代工( 二 )


虽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运营商会更让人热血沸腾 , 优秀的代工企业往往需要谨言慎行、隐姓埋名 。 但是超级代工厂的出现也印证了 , 代工模式虽然未必「一飞冲天」但却保证了「稳中求进」 。 在产业链分工中 , 位于受益末端的代工厂也可以逐渐成为高市值、低风险、保收益的优质企业 , 与品牌方实现「双赢」 。
国潮化妆品牌的品牌崛起背后 , 正是因为有了中国成熟的化妆品代工供应链 。
在国产非特殊化妆品备案平台上可以查询到 , 新国货品牌完美日记、花西子的产品全部来自上海臻信生物科技、广州中山诺斯贝尔、韩国代工厂科丝美特等这些代工厂 。 而这些工厂目前不但接收国产订单 , 同时还是迪奥、香奈儿、海蓝之谜等国际大牌的选择 。
代工厂之所以如此受欢迎 , 主要来源于两个优势 。 一方面代工厂以销定价 , 可以减轻库存压力 。 另一方面代工厂专注于产品制造领域 , 现金回款时间短 , 可以说 , 品牌们在前方战场不断厮杀 , 而代工厂在背后挣现金流 。
在美妆界 , 诺斯贝尔堪称「面膜生产机」 , 同时为妮维雅、佰草集、韩后等多家品牌代工生产面膜 。 据诺斯贝尔 2020 年财报显示 , 诺斯贝尔实现营收 26.7 亿元 。 其他头部美妆代工厂的营收也均在 20 亿元左右 。
同时 , 这些美妆代工厂毛利率也并不低 , 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调查 , 国内代工厂化妆品业务的毛利率均在 20%-35% 之间 , 品牌商毛利率则为 60%-80% 左右 , 但其中还包含了 30%-60% 的营销费用 。 虽然代工厂相比于品牌方单品盈利少一些 , 但是和品牌方前线厮杀的风险相比 , 代工厂存活几率则更大 。
可以说 , 在每一个重新定义的新品牌背后 , 都有一个勤勤恳恳的代工厂努力前行 。
02 从寄生到共生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有大量企业参与了代工模式 , 可以说 , 代工 , 一度是中国制造之魂 。 代工的产品涵盖了服装、鞋帽、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等 。 随着时间发展 , 代工厂的分布也逐渐趋近于幂次定律 。
也就是说 , 在大浪淘沙中 , 部分代工厂实现了产业的跃迁升级 , 在产业链中攀登到了更高的生态位 。
最初代工的基本形式就是按照委托商提供的产品技术方案进行加工或组装 , 也就是 OEM 形式(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原始设备制造商) 。 而这正是代工厂被认为是弱小企业出路的根源 。
如果互联网还有记忆 , 就一定不会忘记十年前富士康被称为血汗工厂 。 这就是因为富士康前期研发设计能力薄弱 , 走 OEM 生产路线 , 乃至于需要通过严格乃至苛刻的工厂管理 , 用最低成本生产产品 , 停留于简单、重复劳动 , 使得企业停留在为高端电子品「拧螺丝」的阶段 。
今天的代工企业已不同于往日 。
一部分 OEM 在发展过程中 , 一边寻找特质性资源 , 一边形成自身的核心能力 , 逐渐从代工企业中脱颖而出 , 形成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复制的竞争力 。
代工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 也是 OEM 升级为 ODM 的过程(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原始设计制造商) 。 ODM 可以提供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后期维护的全部服务 , 委托商只需在玲琅满目的产品序列中「翻牌子选妃」再冠上自己的品牌名即可 。
服装行业的申州国际、华利实业;化妆品行业的诺斯贝尔、科丝美特;消费电子行业的富士康、制造笔记本电脑的广达电脑 , 这些企业都改变了「拧螺丝」的底层加工生产逻辑 , 发展成 ODM 代工厂 。
这样一来 , 代工领域就开始了高度集成、高度集约 , 往往可以为数个品牌实现产品供给 。 随着代工厂生产设计能力的提升 , 逐渐摆脱成为品牌附属的「寄生」命运 , 与品牌「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