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地皮滚到一百亿,风电巨头「明阳智能」资本变形计|知料

从一块地皮滚到一百亿,风电巨头「明阳智能」资本变形计|知料
文章图片
通过“炒地皮”发家后 , 有传言称 , 与明阳集团创始人张传卫吃一顿饭的价格 , 在2008年就炒到了百万元 。
文|邱晓芬
编辑|苏建勋
来源|36碳(ID:carbon_36kr)
封面来源|Pixabay
风电领域的风云人物张传卫 , 麾下即将迎来一家新的上市公司 。 根据深交所官网显示 , 3月份 , 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阳电气)上市审核受理 , 冲刺创业板 , 其主营业务伸向风机产业链上游 , 还横向扩充到了储能和光伏 , 主营清洁能源所需的箱式变电站、开关、变压器等设备 。 尽管明阳电气与其兄弟公司明阳智能的关联交易备受争议 , 但这一动态传递出来的信号是 , 在风电之外 , 张传卫家族的新能源布局快马加鞭 , 上市筹集弹药 , 只是他的第一步 。 张传卫是位眼光毒辣的创业者 , 早在2015年就开始涉猎光伏 , 成立了专攻光伏领域的子公司“中山瑞科” , 仅用三年时间 , 旗下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就投产运营 , 年产能达到百兆瓦级别 。 进入2022年 , 布局进展加快 。 2月份 , 明阳智能斥资1.9亿元 , 增资成为了海基新能源13%的持股权 , 触手伸向储能领域 。 绿氢方面 , 明阳智能在2021年财报中提到 , 氢能团队已经组建完毕 , 研发的方向包括新型电解槽(500—1000Nm3/h)、电解水制氢专用催化剂 。 与风电业务结合 , 明阳智能瞄准的依旧是海上场景 , 开发海上风机+制储氢一体化产品 。 商业化的推进在同步进行 。 单单在三月份 , 明阳集团就先后传出与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中”字头公司 , 达成了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的战略合作 。 风电设备销售之外的增长点 , 确实在为这家风电公司的营收做出了一定贡献 。 体现在财报 , 明阳智能2021年数据显示 , 营收和净利润分别是272亿元、33亿元 , 同比增长21%、142% 。 利润增长速度翻倍 , 除了常规的风电设备销售贡献 , 发电收入、风电场项目整体出售也有了一定的占比 。
回顾明阳智能的成长史 , 是张传卫资本狂人逆风翻盘的故事 。 而“双碳”之后 , 明阳智能走到了又一个新的风口 。
从一块地皮滚到一百亿,风电巨头「明阳智能」资本变形计|知料
文章图片
硬闯风电行业张传卫个人的经历颇为传奇 。 20世纪60年代 , 家庭“摘帽”之后 , 张传卫才得到了从农村出来当兵、考大学的机会 , 后来的他 , 在重庆、河南信阳等地都当过公务员 。 和大多数有冲劲的年轻人一样 , 受到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的鼓舞 , 这位来自大别山的青年看到了南下经商的机会 , 带着东拼西凑来借的一万元 , 张传卫来到中山创办“中山明阳电器” 。 这家主营输配电设备的6人小作坊 , 是张传卫商业故事的起点 , 在商界和政界蛰伏多年 , 张传卫对市场的风吹草动嗅觉极为敏感 。
从一块地皮滚到一百亿,风电巨头「明阳智能」资本变形计|知料
文章图片
明阳集团创始人张传卫
2005年 , 《可再生能源法》的通过 , 国内风电行业巨头公司开始崛起 , 文件中为风电机组国产化率设定了一项70%的目标 , 而彼时的现状不到30% , 巨大的差额背后 , 国产风电设备公司看到了弯道超车的空间 。 创业者们闻风而动 。 曾经的风电巨头华锐风电创始人韩俊良、远景科技的张雷、以及明阳集团的张传卫 , 都是乘着这股风口入局的 。 巨大机会的背面 , 是难以预料的创业风险 。 要闯荡风电机组装备制造行业 , 强大的资金储备是必备的——从目前相关上市公司来看 , 资产负债率基本范围是70%-85%左右 , 而对于一般公司来说 , 70%就意味着一只脚迈入了危险线 。 在当时看来 , 张传卫手里牌面并无多大胜算:作为一家非国资央企背景的公司 , 既没大额资金、创业大本营也不在“三北地区”这样的风电优势基地 。 张传卫还面临强劲对手 , 依附于三峡集团的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的风电公司 , 华锐风电的创始人出身于大连重工——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 , 还都是国内风电奠基人王文启的门徒 。 有媒体报道过张传卫这样一段往事:因为投入大、竞争激烈 , 当张传卫拍板决定从输配电领域跨行到风电机组装备开发时 , 一位跟了他十几年的老经理一度跪地 , 苦苦劝谏张传卫放弃这一想法 。 为了让部下安心 , 张传卫最终选择出走重新创业 , 声称“不动用原公司一分钱” , 只带走了原来公司的“明阳”二字 , 没有带走原公司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