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取、舍,钉钉正在进步( 二 )



图:钉钉发展历程(由新眸绘制)
疫情期间 , 钉钉将人力、资源全面投向教育、抗疫 , 这种战略上的选择 , 为钉钉带来一次高增长;去年5月 , 钉钉推出了首个低代码聚合平台“钉钉搭”;紧接着 , 在10月未来组织大会上 , 钉钉在协同类产品上进行了一次大的升级 , 推出会议协作新品钉闪会(昨天的发布会已迭代至2.0版 , 创新性地引入了亚马逊6页纸文化)和自研的钉钉文档;次月 , 钉钉成立了音视频事业部(近期收购了拍乐云) , 下设钉钉蜂鸣鸟音频实验室 , 意在探索下一代音视频会议形态与钉钉的结合;今年3月 , 基于BPaaS中的开放能力 , 发布了酷应用 。
《刷新》一书中曾提到 , “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 , 在到达某一个点时 , 都应该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 。 ”
这和钉钉的过去几年如出一辙 , 从要规模到要价值 , 钉钉发展的每个阶段在战略上有着自己的重心 , 而最近一年持续战略投入做文档、音视频、项目、会议四大基础产品 , 也是钉钉要做深价值的必然取舍 。
PaaS化的背后取舍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 , 取舍和克制往往是一个产品的制胜之道 。
昨天大会上 , 钉钉首次明确回答了自身和生态的关系:钉钉只做一件事 , 就是PaaS化 。
这被外界看作是叶军口中“两个数字化”的最新演绎 , 钉钉PaaS化的指向很明确 , 有所为有所不为:钉钉将继续保持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的定位不变 , 只做基础能力和基础产品 , 并将这些能力和产品作为底座开放给生态 , 至于其他的颗粒度更细的专业场景 , 全部都交由生态方 。
新眸曾在去年10月发布的《时隔三年 , 我对钉钉的新看法》文中有过预测:
“钉钉想做的 , 是在完成数字化办公入口使命后 , 继而去做一件更难的是 , 即用数字化生产力工具 , 钉钉的思路看起来很简单 , 即‘组织数字化’+‘业务数字化’” 。 但实际上 , 钉钉已经把场景范围收窄了 , 回归到工具本质 , 专注于数字协同办公生产效率提升 , 这里有人会问 , 那么数字化其他场景+方向呢?答案是钉钉的生态:钉钉提供了应用市场上千款SAAS应用供选择 , 接近2000个API 。 ”

对于钉钉来说 , 这是一次艰难的取舍 , 但必须要做 。
在工业时代 , 企业战略围绕着竞争和资源展开 , 但到了数字化时代 , 战略不再是一个竞争模型或资源模型 , 而必须是一个能力模型 , 且是一个构建协同共生价值的能力模型 , 数字技术带来的环境不确定性 , 使得企业无法像在工业时代那样明确自己的竞争对手 , 也无法以独占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 。 对企业而言 , 组织需要的新战略 , 也是一种新能力 , 以应对不确定性 。 这一新的能力 , 包括强链接能力、构建柔性价值网与共生逻辑 。
事实上 , 钉钉的PaaS化并不是空穴来风 , 早前在提出“低代码革命”时 , 钉钉就已经迈出了PaaS化的第一步 。 作为一种APaaS , 低代码能够提供普惠化的应用开发能力 , 是PaaS化的“先锋部队” ,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 , 过去一年多 , 大量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应用在钉钉上被开发出来 , 截至去年12月底 , 钉应用数增长5.56倍 , 钉钉上的低代码应用数超过了240万 , 钉钉上所有开发者数量超过190万 。
在叶军看来 , “中国的ToB是特别需要生态的 , 钉钉跟生态的关系是1:9的关系 , 我们能做的是1米深 , 生态要做9米深 , 只有把这个关系结合好了 , 才能服务好客户 。 ”自云钉一体战略以来 , 纯钉钉生态伙伴总数达到4000家 , 钉钉开放的接口总数量也由2021年初的1300多个扩大到了2400多个 , 钉钉和生态伙伴服务范围全面覆盖了20个国民经济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