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面对“数实融合”这个必答题,中国互联网必须走出舒适区

供应链管理|面对“数实融合”这个必答题,中国互联网必须走出舒适区


文|朱晓培
校对|大道格
中国互联网正处于一个拐点上 , 让人看不清未来 。
2022年伊始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 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 。 《规划》的出台 , 明确了数字经济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
按理说 , 发展数字经济 , 需要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的支撑 。 建设数字中国 , 本应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再上一个台阶的机遇 。
然而 , 现实却是 , 刚刚过去的“年报季” , 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说没有欢喜 , 只有愁 。 即使各方面表现已经算不错的腾讯 , 全年利润只涨1%的数据 , 也很难让经历了股价腰斩的长期投资者对未来保持信心 。 而过去15个月里 , 中概股合计跌去了10万亿元的市值 。
高层明明高度重视数字经济 , 中国互联网企业却在现实发展中严重受挫 。
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差?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又该走向何方?想要弄明白这一切 , 就要先弄明白 ,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互联网的现有格局 。
成于规模优势 , 困于规模优势2015年 , 中国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互联网+” 。 社会上掀起的线上改造线下的大潮 , 也让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创业创新的黄金时期 。
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 一边是阿里、京东等老牌互联网企业凭借着移动互联网的成功转型登上美国股票交易所 , 另一边 , 滴滴、美团 , ofo等创新企业凭借着在打车、外卖、共享单车等领域的模式创新快速发展起来 。
确实 ,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互联网+” , 在一定时期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称 , 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体量较2016年增长17.24% , 为26.7万亿元 。 其中 , 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也由2016年的占比30.61%上升至2017年的占比32.28% 。
而美国举起的关税大棒和301调查 , 也能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互联网+”带来的快速成长 , 以至于让它感到了经济上的威胁 。
然而 , 美国的一系列制裁 , 也暴露出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已有发展模式的弊端——规模有余 , 创新不足 。
一直以来 , 外界对于“中美互联网谁更有发展前景”的争论都颇为激烈 。 此前公认的是 , 美国在基础技术上明显领先 , 中国则占据市场和用户群的绝对优势 。 而这两者 , 都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 。
携程梁建章一直在研究中国、美国、以及欧洲、日本的创新领域的创新差别 。 他曾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 在制造行业中 , 像西门子、松下等日本、欧洲的一些公司 , 能够凭借着足够好的产品 , 迅速占领全球市场 。 但是涉及到服务的行业 , 因为各地不同的法律法规、用户的偏好等 , 很难做到这一点 。 即使是强大如谷歌 , 依旧很难在中国取得成功 。 换句话说 , 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 , 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土壤 。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 , 中国14亿人口不但为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红利 , 也提供了相对便宜的人工成本 , 这一度都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优势 。
有投资人曾对我提到中美互联网创新差异 , 中国巨大的人口优势——包括人口的密度 , 便宜的人力成本等 , 可以让互联网平台组织起大量的送餐员 , 或者单车维护人员 。 而平台凭借着庞大的规模优势 , 即使每单赚取微薄的利润 , 也可以支撑起一个体量巨大的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