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怎么才能让中国年轻人爱上种地?( 二 )


“一号位工程”
“农研科技大赛”只是拼多多“重农”的一个侧影 。
目前 。 国内的头部电商平台都有自己擅长的品类:淘宝天猫的强项是服饰美妆 , 做“她经济” , 淘宝的头部主播就能说明一切;京东以3C家电起家 , 依托自建物流与服务体系将家电3C做成长板品类;拼多多偏爱农业 , 在最初入局时 , 就将主战场聚焦在日用品与农产品 。
2015年拼多多成立后 , 就迅速掀起拼水果、拼大蒜、拼土豆等潮流 。 近五年来 , 拼多多农产品GMV均保持三位数增速 , 很早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 拼多多CEO陈磊曾说:“拼多多起始于中国广袤土地上的一个个农产品 。 ”
2019年和2020年拼多多农产品成交额分别达到1364亿和2700亿元 。
短短3年时间 , 拼多多就在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上超越淘宝 , 表面看上去是营销玩得好 , 但其背后“农地云拼”的模式发挥了很大效力 。
“农地云拼”是以销定采 , 规模效应 , 多多包销的方式 , 更适合中国小农生产模式 , 汇总消费需求 , 把1600万农民和消费者连接起来 , 为农民产生大量订单 , 帮助农民减少对分销商的依赖 , 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 , 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并降低成本 , 进而实现稳定的下游合作、较高的转化率和用户留存 。
除了重构产销链条 , 在过去的一年拼多多坚持聚焦农业 , 并在农产品品牌、农业人才、物流仓储领域进行了新一轮重投入 。 去年8月 , 拼多多宣布设立“百亿农研专项” , 持续推动农业科技普惠 , 并将二、三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该专项 。 “百亿农研专项”也是陈磊接班黄峥后 , 亲自带队的首个项目 。

3月21日 , 拼多多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 也是陈磊上任后的首个全年财报 。
2021全年来看 , 拼多多营收为939.50亿元 , 较2020年同比增长58%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7.69亿元 , 2020年同期为净亏损71.80亿元 , 同比大幅上涨208% , 扭亏为盈 。
拼多多的订单数也取得较大增长 , 同比增长59% , 达到610亿单 。 其中 , 在农产品“零佣金”及重投农业策略下 , 平台涉农订单增幅尤为明显 。
董事长兼CEO陈磊表示 , “农业发展需要长期的耐心和投入 , 四季度的利润将继续用于支持农研科技的深度探索 。 ”这也意味着 , “减营销重技术、重投农业科研”将会是拼多多的长期战略 。 拼多多将农业做成自己的一道重要护城河 , 也因此给几千万农户和8亿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 。
重农底色
拼多多以农产品起家 , “重农”的底色一直没有变 , 但做法上已经数次迭代升级 。
起初 , 拼多多更擅长的是流量端的运营 , 但在交易额不断扩大后 , 拼多多对农产业供给侧的投入规模开始变大 , 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在变重 。
在供给侧 , 拼多多参与上游的农产品开发、包装、品牌打造等环节 , 这使得拼多多能做到在服务侧 , 零售也是批发价 , 产品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
在供应链的打造上 , 多多买菜为有资质的快递站点开发技术服务系统 , 提高末端的交付能力 。
在“减营销重技术、重投农业科研”的战略下 , 四季度 , 拼多多研发费用为20.226亿元 , 全年研发费用达到89.926亿元 , 同比增长30% 。 当季 , 其营销费用则同比下降23% 。
除了财报上的数字 , “重投农业科研“的成果也已经开始落地 。
拼多多发起的两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曾吸引全球超过17支AI队伍参加 , 先后孵化了温室种植、无土栽培、AI种植等多个前沿项目 , 目前正广泛应用于辽宁、安徽和云南等地 。 其中 , 参赛团队“智多莓”开发的自动化种植系统 , 已落地丹东东港的草莓大棚 , 帮助传统农户实现“一个大棚两人管”到“一人管七个大棚”的产业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