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继续“下沉”( 二 )


对平台上的买家来说 , 这意味着品质国货数量的增加;对卖家来说 , 拼多多也从之前单纯的卖货平台 , 变得更有能量 。 其实 , 早在2018年末 , 拼多多就曾提出过“新品牌计划” , 旨在利用平台大数据 , 实现大规模定制化C2M , 扶持品牌发展 。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 , 利用平台优势 , 推动品牌数字化 , 这是拼多多成长到新阶段后的新任务 , 也是其新使命 。
从平台自身角度看 , 拼多多正在打破原来的“轻快奇袭” , 变得越来越“稳重” 。 曾经 , 拼多多靠着强势营销占领用户心智 , 而现在公司越来越轻销售、重研发 。
拼多多继续“下沉”
文章图片
(陈磊)
2021年第四季度 , 拼多多营销费用同比下降23% , 而2021全年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 。 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表示 , 拼多多在2021年把重点从过去的营销转向研发 , 这将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在通用会计准则下 , 拼多多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利润69.070亿元 , 对比2020年同期的经营亏损为人民币20.478亿元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6.195亿元 。 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表示 , 四季度利润的增长主要源于营销费用的缩减以及一次性费用抵减 。
02、继续加码农业
去年8月 , 拼多多宣布投入100亿设立“百亿农研”专项 , 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 , 持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 , 并将二、三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该专项 。
“农业发展需要长期的耐心和投入 , 四季度的利润将继续用于支持农研科技的深度探索 。 ”陈磊表示 。
过去一年 , 拼多多坚持聚焦农业 , 并在农业人才、农产品品牌、物流仓储领域进行了新一轮重投入 。
拼多多继续“下沉”
文章图片
▲3月21日 , 拼多多宣布将Q4的利润也将用于农研科技领域 , 持续推动农户直连数字经济 。 (苏兆阳|摄)
长久以来 , 我国一直存在“大国小农”的情况 。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曾透露 , 在我国从事农业劳动的一线劳动力普遍年龄在55岁到60岁之间 , 80后农民占比不足5% , 推动农业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急迫性问题 。
农业数字化 , 涉及到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 。 其中 , 最基础的因素便是人 。
农产品主要依靠线下流通渠道 , 流通渠道长导致农产品收购价格低以及农产品附加值低等 , 都直接导致农民收入低 。 因此 , 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离开土地 , 外出务工 。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崛起 , 给农村年轻人提供了返乡创业的平台 。
根据拼多多发布的《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显示 , 以95后为代表的“新新农人”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崭新力量 。 截至2021年10月 , 平台“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12.6万人 , 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 。
在返乡创业过程中 , “新新农人”更愿意回馈家乡 , 并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热衷于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 。
在农产品品牌化方面 , “新新农人”通过电商效应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 进一步打响了会理石榴、平和蜜柚、涌泉蜜橘、秭归脐橙、洛川苹果、宾川大蒜、盐源丑苹果、蒲江猕猴桃等农产区的产地品牌 , 呈现出“一县一星”、“一品一星”的现象 。
除了打造品牌 , 拼多多还提倡农产品分级销售 , 为不同的农产品找到合适的消费者 , 从而减少损耗 , 提升附加值 。
除了品牌、产业链的发展 , 长久看来 , 农业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