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声”意难做,喜马拉雅上市再折戟( 四 )


如此看来 , 喜马拉雅提升收入就只剩下增加用户付费率这一条路可行了 , 国外音乐流媒体巨头Spotify , 2020Q3的付费订阅用户增长至1.44亿 , 付费率在45%左右 。 反观喜马拉雅 , 2021年H1其用户付费率仅为12.8% , 与行业平均的10%付费率差别不大 。
然而 , 看起来潜力不小 , 但喜马拉雅与Spotify可比性依然不大 。 在欧美市场 , 自驾开车是主要通勤方式 , 家庭做饭也是生活日常 , 因此早在收音机时期 , 广播电台市场就极其发达 , 直到现在依然有数万个私人广播电台运营 。
从收音机到数字音频播客 , 对用户体验是一种提升 , 在欧美市场做到了平滑过渡 。
但在中国 , 公共交通依然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 做饭对于快节奏的年轻人而言更是低频 , 音频用户们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多的使用场景 。 另一方面 , 短视频的异军突起 , 也让公众从图文时代跳过音频时代 , 直接进入了视频时代 。
这就导致了用户们对音频内容没有消费习惯 , 喜马拉雅们只能从头开始教育用户 。 然而 , 一边教育一边收费 , 显然无法赢得用户的好感 。 因此 , 近几年“知识付费”热度减退 , 果壳的“在行”已经不行了 , 字节跳动也关闭了旗下的知识付费产品“好好学习” , “得物”也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前景美丽 。
实际上 , 内容之外喜马拉雅也曾尝试在智能音箱上有所作为 , 但快进快出之下并未激起多少浪花 , 反而目前更多依赖于第三方的智能硬件产品 。 这对于自身用户粘性而言 , 绝非好兆头 。
就在喜马拉雅还在为盈利反复尝试之时 , 外部互联网巨头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 开始进入音频赛道 。 据不完全统计 , 从2020年起 , 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字节跳动、快手、B站等新玩家 , 通过不同方式涌入在线音频赛道 , 且已威胁到喜马拉雅早期建立的护城河 。
其中 , 腾讯音乐以产品矩阵大举攻城:推出酷我畅听、并购懒人听书 , 在QQ音乐APP添加播客一级入口; 网易云音乐上线“有声剧场”栏目、增加“播客”入口;短视频见长的字节跳动、快手 , 则分别推出番茄畅听APP、皮艇APP;B站10亿元全资收购的二次元音频社区猫耳FM 。
显然 , 喜马拉雅又要开始打硬仗了 , 而上市无疑是补充弹药的绝佳选择 , 但久未盈利的龙头又该如何说服投资者呢?多年前 , 余建军曾经写给自己一句话:梦未尽 , 心未死 。 为了喜马拉雅这个梦 , 余建军不断激励自己 , 并公开表示 , “没有制定任何盈利的时间表” , 目标就是“做一个用户量上亿 , 有巨大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 。
【病毒|“声”意难做,喜马拉雅上市再折戟】但这样的难以盈利的“梦” , 还能有多少机会和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