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小家电企业坐上“过山车”,是谁浇灭了年轻人的热情?( 二 )


企业的市场表现直接证明了不同品类之间的此消彼长 。
财报数据显示 , 2021年厨房类小家电企业小熊电器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5亿元 , 同比下降5.32%;净利润1.89亿元 , 同比下降41.29% 。
清洁类小家电企业科沃斯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 前三季度 , 科沃斯营收82.44亿元 , 同比增长99.04% , 净利润13.3亿元 , 同比增长432.05% 。
产品低端化现象严重 , 小家电行业面临发展困境
行业整体降温、市场分化严重 , 暴露出了目前小家电行业的不足 。
以厨房类小家电为例 , 除电饭煲这类发展历史已久的小家电外 , 其余新品类的小家电如烤串机、酸奶机、煮蛋器等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 技术壁垒几乎不存在 。 这意味着行业的进入门槛低 , 风口之下大量企业涌入 , 不仅增加了市场竞争难度 , 还带来了以低价、高营销费用换取销量的恶性循环 。
比如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小熊电器就是以酸奶机、煮蛋器等创意小家电切入市场 , 依靠开拓此前不被注意的细分市场 , 小熊电器得以在2019年成功上市 。 然而市场热度起来以后 , 不少企业也随之进入这个领域 , 小家电巨头美的如今也推出了酸奶机、煮蛋器等新品类 。

作为头部品牌 , 美的小家电品类多达近200种
碰上老牌巨头 , 新锐品牌在市场影响力、科技实力等方面都不占优势 。 为了保住市场份额 , 不断压缩成本降低价格 , 同时大量进行市场投放成为新锐品牌的首选 。 小熊电器2021年三季度财报显示 , 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为3.68亿元 , 占营收比重15.6% 。
技术壁垒低 , 除了容易引发新老品牌之间的价格战、营销战以外 , 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 , 即业内品牌繁杂 ,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 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竞争 。
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 , 我国共有近60万家小家电相关企业 , 庞大的市场主体数量增加了监管难度 , 也导致市场上频繁出现残次品 。 比如电商报曾报道 , 2020年扬州曙光牙刷厂一款“9.9元包邮”的电动牙刷 , 一年的销售量能突破百万 , 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 , 而即使价格已经低至9.9元 , 这款牙刷仍然是盈利的 。
或许从外观上看 , 9.9元包邮的电动牙刷与大品牌199元的电动牙刷并没有太大区别 , 但在使用感受以及使用效果上 , 二者一定是有相当大差距的 。 但是对于没有使用过199元电动牙刷的消费者而言 , 他们无法体会到这种差距 , 因而可能就此得出“电动牙刷没有用”的结论 。 而这对于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
此外 , 创新力不足也是小家电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小熊电器已获授权的专利共1516项 , 其中实用新型专利840项 , 外观专利638项 , 真正能体现创造性和技术性的发明专利占比非常小 。
这并不是小熊电器一家企业的问题 , 而是整个行业的常态 。 借着“萌经济”的东风 , 业内不少企业将重心放在外观设计上 , 以高颜值吸引消费者冲动消费 , 但站在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 , 这种做法无法长久 。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 , 小家电也显得不够智能 , 无法联网使小家电显得格外“笨重” , 这导致大部分小家电都集中在低端市场 。
无法实现智能化就意味着难以向高端转型 , 对企业而言 , 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毛利率难以提升 , 二是产品的可替代性高 , 品牌影响力难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