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动车之王”的另一面,如何引领未来出行?

1989年 , 当清华大学实验室里传来“第一台电动自行车样机研制成功”的消息时 , 大多数人还没有想到电动自行车将会成为一个千亿市场 。 几年之后 , 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等人研制出了采用轮毂电机的电动自行车 , 这一技术不仅是中国的原创 , 同时也推动了电动车自行车产业化的进程 。
如今 , 在三十余年两轮电动车的产业迭代浪潮中 , 这一被视为朝阳产业的赛道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市场洗牌——
从规模战、价格战再到当下的技术战 。
毫无疑问 , 这是一场硬仗 。 提高底层技术的“自给率” , 并非一蹴而就 , 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产品应用以及企业自身的决心 。
但依靠技术实现领先也并非不可能 。 如马贵龙喊出“轮毂电机是中国的原创”的自信 , 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间 , 两轮电动车企业自身的技术进化成了最大的看点 , 正如雅迪控股集团创始人董经贵所言:
“技术、创新仍然是企业不变的动力源泉 。 ”
从自行车大国到两轮电动车大国 , 飙升的保有量数字下 , 在规模优势外 , 技术创新是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的另一面 。
站在十字路口上的两轮电动车
事实上 , 相较于如今轰轰烈烈的汽车电动化浪潮 , 两轮车的电动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便进入市场化阶段 ,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 , 随处可见的两轮电动车不仅扮演着出行工具的角色 , 同样也见证着中国两轮电动车企业的转型与升级 。
券商研究员们大多将中国两轮车电动车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 , 即1995年-2004年 , 市场培育阶段的低速增长期;2004年-2013年 , “禁摩令”指引下的草莽增长期;2013年至今 , “新国标”落地下的存量替换与增量拓展期 。
在市场培育阶段 , 由于两轮电动车是“中国首创” , 并没有成熟的可借鉴方案 , 在上下游产业链未形成集群化的前提下 , 导致了研发与制造成本高 , 进一步拉高了单价 。
对于当时对价格颇为敏感的用户而言 , 两轮电动车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 因此其销量始终在徘徊于低位 。
低速增长很快成为历史 。 随着无锡、浙江、天津三大产业集群的形成 , 叠加“禁摩令”的替代浪潮 , 两轮电动车很快进入了草莽增长期 。 到了2014年 ,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1.93亿 , 这意味两轮电动车基本完成了规模增长 。
看“电动车之王”的另一面,如何引领未来出行?
文章图片
但遗憾的是 , 在飞速增长中 , 风口上的两轮电动车却饱受诟病 。 核心原因在于频繁的价格战中 , 产品严重同质化 , 产业链上下游都陷入了资源消耗中 , 两轮电动车的品牌力大大下降 。
但持续上升的渗透率与保有量印证着两轮电动车的广阔前景 。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 , 电动两轮车的单车ASP持续上升 , 用户渴望更高端的产品满足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 也正因洞察到这一趋势 , 以雅迪为代表的两轮电动车企业开始向高端化转型 。
从后来的结果看 ,
也正是这一步奠定了“电动车之王”雅迪的地位 。
如今 , 在“新国标”落地后 , 行业低端产能将加速出清 , 市场份额向龙头企业逐渐集中 , “强者恒强”的趋势下 , 龙头企业将进一步掌握产品定价权 , 强调“科技实力”的新市场秩序也逐步建立 。
从草莽式的快速增长到由量向质的转变 , 某种程度上 , 这意味两轮电动车又一次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上 。
龙头企业如何用科技建立两轮电动车“新秩序”?
“规模优先”的旧秩序正在被打破 , 强调“科技实力”的新秩序正在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