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为子纲什么意思

“父为子纲”是三纲五常的内容,“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
三纲五常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称: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成语释义: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 。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
近义词: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反义 词:大逆不道、离经叛道
成语用法:联合式成语;可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辨形:纲,不能写作“刚” 。成语正音:常,不能读作“cánɡ” 。

父为子纲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三纲五常的典故/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 。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 。
【父为子纲什么意思】作用
(一)、教化臣民
三纲五常是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被用于教化天下、维护社会伦理 。
(二)、禁锢思想
五常和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 。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 。
三纲是儒家奴化思想的根源,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 。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