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谁在管理海尔?( 二 )


据新眸不完全统计 , 截至目前 , 海尔在全球拥有10大研发中心、25个工业园、108个营销中心、122个制造工厂 , 在海尔全球建立的工厂里 , 员工的创新空间被看作是生产力的载体 。
按照过去的经验 , 中国产品进入外国市场主要有两类 , 一种是贴牌进入 , 制造端在国内 , 但“身份”依然是外国品牌 , 出口创汇;另一种就是自有品牌进入 , 直接面对欧美消费者 , 海尔是后者 , 德国、法国、比利时各大渠道关键位置都有海尔的身影 。
创汇和创牌一字之差 , 背后却是海尔逐渐由中国走向世界 , 在国际化道路上从0到1的突破 。 同时 , 也带来了海外收入占比的不断提升 , 2005年 , 海尔的境外收入占比一度达到了24% , 到了2021年 , 这个数字又翻了一番 。
这些成就被归结于每个海尔人的努力上 , 而在海尔历史上留下的 , 还有张瑞敏“世界是我的人力资源部”的声音 。
无名的人海尔 , 从高端品牌到场景品牌再到如今的生态品牌 , 企业升级的路线从它成立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 陪伴海尔走过37年的张瑞敏 , 在2021年末提出了退休 , 在海尔集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换届之机 , 创始人张瑞敏主动提请不再参与新一届董事提名 。
但是在“企业即人、人即企业”的管理哲学之下 , 由他提出的“人单合一”模式 , 却让更多“无名的人”加入海尔 , 留在海尔 。
2005年 , 人单合一被首次提出 , “人”就是指代员工;“单”则被定义为用户价值、用户需求;“合一” , 要求员工的价值实现与所创造的用户价值形成统一 。 砸组织、去中层 , 平台型的管理组织建立成为了海尔内部的总基调 。
在人单合一的模式下 , 雇员不仅仅是一个员工 , 更是一个拥有决策权、用人权、资源分配权的“企业家” , 海尔利用自己的大平台做员工的舞台 , 试图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创造性 , 以此发现更多的潜在商机并为客户带来多元化的服务 , 企业最重要的两部分人 , 内部的员工和外部的用户就这样被连接起来 。
在海尔平台化的设想中 , 员工们的机会是均等的 , 公平竞单等方式让员工拥有了自主的上升路径 , 而由此产生的鲶鱼效应 , 帮助海尔打卡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的成就 , 2011年 , 海尔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 , 在同领域的受关注度 , 是外资强势品牌的两倍 。
2012年-2019年 , 是海尔迭代最鲜明的时期 , 也是整个家电行业的变革期 。 家电市场进入存量时代 , 国内白电保有量相对饱和 , 高端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上升 , 向上探索高端化 , 向外探索全球化 , 成了众多家电品牌的求生之路 。 而此时 , 海尔已经从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步入了网络化战略阶段 。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 , 张瑞敏正式提出“人单合一2.0”模式 , 开启新一阶段的组织架构变革 。 升级版的“人单合一”模式 , 切中了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需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 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服务 。
海尔由此开始探索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 , 可以说是人单合一2.0的新成果 。 卡奥斯平台的核心是进行大规模定制 , 通过持续与用户交互 , 将硬件体验变为场景体验 , 将用户由被动的购买者变为参与者、创造者 。
如果说过去海尔的人单合一1.0 , 更多地强调对于员工个人价值的激励 , 那么卡奥斯则正式将企业由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以用户为中心 。
海尔利用卡奥斯将用户需求和整个智能制造体系连接起来 , 用户可以全流程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等环节 , 和互联网时代的“零距离”相比 , 物联网时代的交互思想被进一步引入海尔的经营模式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