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籍词源由来是什么_贯籍 贯籍词源由来是什么

贯籍,读音为guànjí,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户籍簿上登记入册 。那么网友们知道贯籍词源由来是什么吗?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贯籍词源由来是什么_贯籍 贯籍词源由来是什么】

贯籍词源由来是什么_贯籍 贯籍词源由来是什么

文章插图
1、在古代,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也就是指其所从事的职业,如“盐户”(专门为朝廷煮盐以服役的)、“军户”等 。北魏诗歌《木兰诗》中花木兰家就是军户,所以““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同一种户役的人户都编入一份册籍 。
2、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如“乡贯”、“里贯” 。《隋书·经籍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籍贯合在一起,指一个人的出生地(贯)和家庭徭役种类(籍)的登记文件 。《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太兴弟遥,……迁冀州刺史 。遥以诸胡先无籍贯,奸良莫辨,悉令造籍 。”不是说胡人没有出生地,而是没有注册 。
3、《魏书·宦官列传》:“石荣籍贯兵伍,……”即其籍编于军队 。从魏晋时期开始,国家对籍贯加强掌控,以避免徭役和赋税的流失 。《魏书·食货志》:“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 。”指出当时籍贯的漏洞 。
以上就是对于贯籍词源由来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