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SMR到“沉浸式回家”,这届用户的“哄睡”门槛提高了?

文|新博弈
熄火豪车 , 脚踩职场风高跟鞋 , 优雅地刷开指纹锁……视频里 , 一个女孩在邀请你“云独居”她的小豪宅 。
在B站 , 就有500万人“住进了”这个独居女孩的家 。 因为接下来的一幕幕 , 你想不到的她都有 , 想得到的她有最好 。
她 , 她们 , 这类视频的制作者和团队仅仅靠拍摄房子和室内精美的装修 , 就成功打造了一个引爆网络的热点题材 , 还给它起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名字——“沉浸式回家” 。 以“沉浸式回家”为代表的睡前沉浸式系列视频 , 一夜爆红但有迹可循 , 它的核心拍摄手法是ASMR(Autonomoussensorymeridianresponse,即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 , 指人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知上的刺激 , 在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令人愉悦的独特刺激感) , 早在2014年 , 火爆Youtube的ASMR系列视频作品就传入中国互联网 , 国内依托ASMR打造的个人IP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 但在作品题材上却难免有所撞车 。
当ASMR客串“沉浸式回家” , 便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 成了百万观众睡前的“造梦机” 。
从ASMR到“沉浸式回家”,这届用户的“哄睡”门槛提高了?
文章图片
从ASMR到“沉浸式回家”,这届用户的“哄睡”门槛提高了?】(B站搜索截图)
这届ASMR“来者不善”
角色化和故事感是沉浸式系列制胜的法宝 。
和以往的ASMR作品有所不同 , 观众拿到的睡前剧本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中产 , 开启回家后独居的轻奢夜生活 。 “沉浸式回家”要做的不仅是用专业的麦克风进行收声工作 , 既然是回家 , 从进门、脱鞋、洗漱、清洁 , 到洗澡、睡觉都要完成第一视角拍摄 , 以确保不出戏的“沉浸感” 。
从ASMR到“沉浸式回家”,这届用户的“哄睡”门槛提高了?
文章图片
(视频内截图)
打造一间和视频中类似的“单身女孩公寓” , 除去好地段的房屋价值和少女风的房屋装修 , 光是视频中出现的投影仪、咖啡机、唱片机、家庭蒸房、加热暖炉、智能家居……每一个独件都价值不菲 。 你永远也不知道 , 视频下一秒轮到哪一件科技感十足的设备登场 , 轮番刺激着屏幕前观众的感官 。
乍看上去 , 这样的“梦中情房”简直是懒人福音 , 甚至被贴上了“女性独立”的价值标签 , 成了许多年轻女性立志向往的未来模板——一个人 , 一条狗 , 在一线城市繁华的地段里 , 也有宁静的一隅仰望星空 。
从ASMR到“沉浸式回家”,这届用户的“哄睡”门槛提高了?
文章图片
从ASMR到“沉浸式回家”,这届用户的“哄睡”门槛提高了?
文章图片
(部分视频截图)
但数条视频刷下来却不难发现 , 几乎每一个视频都是上一个视频的复刻:第一要灯多 , 第二香薰多 , 第三需要一只宠物 , 最后需要音乐 。 拍摄机位和剪辑手法如出一辙 , 同品牌的家居物件 , 同是下班的独居单身女 , 有的仅仅只是换了另一人的手出镜 。
不少观众后知后觉 , 视频里几乎每一秒都是见缝插针的商品营销 。 这股忽然刮起的精心打造的“回家风” , 不是空穴来风 。
在夜里打响的“视觉争夺战”
2021年 , 我国睡眠经济市场体量突破4000亿 , 睡眠经济已然不是新概念 。 市面上已有的基于用户手机设备的睡眠类虚拟数字化产品 , 较为出色的有蜗牛睡眠、小睡眠、潮汐、Now冥想等 , 在AppStore上的下载量均破万 。 目前手机上同类睡眠辅助类产品竞品繁多 , 且市场较为分散 , 功能同质化严重 , 再翻出花样来 , 内容也无外乎“白噪音”、“睡眠监测”、“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