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八旗制度,清朝满洲八旗是怎么分高低的?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特色,当年皇太极就是依靠剽悍的八旗军击败明朝和李自成的军队,最终入主中原,那么八旗制度是谁创立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满人靠着自己的八旗军,打败了明朝的军队,建立了自己的满清王朝 。那么八旗制度是谁首创的呢?


说到八旗制度是谁首创,就不得不提清朝的“太祖”努尔哈赤 。公元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1626年驾崩,享年六十七岁,是中国长寿的皇帝之一 。努尔哈赤戎马一生,成就很大 。他统一了女真族,建立了后金,是女真族的可汗,也是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努尔哈赤出身贵族,其家庭是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的一个奴隶主 。


1583年,努尔哈赤全家被杀,只剩下了他一人 。他立下报仇的誓言,一定要杀死尼堪外兰,在家人报仇雪恨 。后来努尔哈赤遇到多人拥戴,于是开始起兵统一女真族 。努尔哈赤戎马一生长达44年,历史上更是有许多人称他用兵如神,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军事将领 。他善于使用军事谋略,他指挥军队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城攻坚、里应外合、铁骑驰突、速战速决,使得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这些八旗制度是谁首创的有什么关系?


努尔哈赤在吞并乌拉以后整编了自己的军队 。他把自己的军队分为了四部分,分别用四种颜色的旗帜来代表,这就是正黄旗、正红旗、正白旗和正蓝旗的来源 。后来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多,他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镶黄旗、镶红旗、镶白旗和镶蓝旗 。他把军队兵种分长成甲、短甲、巴雅喇三,这三个兵种分别是清朝时期前锋、骁骑和护军营的前身,也就是八旗制度的初步形成 。


综上对于八旗制度是谁首创的回答是努尔哈赤 。


八旗制度是哪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朝时期的一种制度,关于八旗制度是哪八旗的回答具体如下:


八旗制度是满族人得首领努尔哈赤建立的 。他起初把自己军队分为了四旗,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旗帜为标志,分别为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 。但是随着军队人员的增多,军事力量的加强,只有四旗已经不能很好管理部队了 。于是在原来四旗上镶了边框,组成了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 。至此,八旗制度基本完善 。


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是上三旗 。正黄旗一共约有十五万人,是八旗之中人数最多的一旗,它有92个佐领、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力 。索尼、纳兰性德和晚清的几个皇帝都出身于正黄旗之中 。镶黄旗共有两万六千的兵力,84个佐领、2个半分佐领,总人数约有十三万人 。属于这一旗的名人有孝和睿、慈安太后以及名将福康安等 。正白旗有86个佐领,约2万6千兵力,总人口达到十三万 。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是出自这一旗的 。


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是下五旗 。正红旗拥有74个佐领,兵力有2万3千,总人口约11万5千人,和珅是出自这一旗的 。镶红旗有86个佐领,兵力2万6千,总人口也有十三万左右 。剩下的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也有雄厚的兵力与实力 。


八旗制度是哪八旗之所以引发关注,主要在于满人正是凭借着自己的八旗军,打败了明军,建立了大清王朝 。


【名词解释八旗制度,清朝满洲八旗是怎么分高低的?】八旗制度的作用


清末魏源说过一句话,“大清之兴也,兵维八旗” 。清朝的建立,八旗兵功不可没 。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对清朝的影响特别大 。那么,究竟八旗制度的作用有什么呢?关于八旗制度的作用经过许多历史学家的分析,可以总体划分为一下三点:


政治上,八旗制度与清王朝命运紧密相连 。有研究者表明,八旗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制度,它包括行政、经济、军事、家族等各种制度 。八旗旗主在打仗的时候,会率领自己旗下的士兵积极参加军事斗争,维护满清王朝的利益 。在平时没有战乱的时候,旗主会忙着登记户籍、查勘土地、收纳赋税、监督生产、管理婚丧等事务 。


研究学家陈文石将八旗制度的作用定性为国家制度化,国家通知机构旗制化,八旗制度与国家统治机构化,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转化 。有人指出,满族整个民族的兴衰与八旗制度的兴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军事上,八旗制度是清王朝统治坚固的堡垒 。八旗是一个强大的组装集团,八旗士兵世代当兵,军事作战能力较强 。它的存在为满清王朝保证了充足的兵源 。


在文化心里上,八旗制度与清朝旗人身份认同直接相连 。通过八旗制度,清朝建立了井然有序的统治系统 。八旗制度的存在,能使满族人和其他人种族既生活在一起,又能区别开来 。使得满族人形成一个独立的统一的整体 。

名词解释八旗制度,清朝满洲八旗是怎么分高低的?

文章插图
清朝满洲八旗是怎么分高低的?
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为下五旗 。
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封称左翼 。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封称右翼 。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依次降低 。
皇帝本人一般属满洲镶黄旗,但其他宗亲由于人口庞大就未必都是一个旗里的 。基本上爱新觉罗氏分散在各旗的都有 。
八旗简介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 。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 。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 。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 。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 。
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
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 。
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顺治帝亲政,收多尔衮所辖的正白旗归皇帝统领,于是形成了上三旗与下五旗 。
清入关伊始,为加强军事防御,分别令八旗兵在京师与各地驻防,直至18世纪中叶,八旗营区终于系统地分布于全国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的驻扎 。
入关伊始,清廷即采取了大规模的“圈地”活动,圈占民人的大批良田划归旗人;豁免旗人的税赋与劳役 。
优惠政策造成了旗人的颓废和寄生性,致使其后代骑射荒废,甚至出现“生计”问题 。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
名词解释八旗制度,清朝满洲八旗是怎么分高低的?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八旗中旗人的演变
清兵入关的时候,这些“旗下人”或者说“八旗人”的男丁,大抵是能骑善射,勇于征战的 。入关以后,他们大抵受到了世代的优待 。
和皇室血缘亲近,地位崇隆的,当了王公大臣,什么亲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之类;地位小的,当什么参领、佐领;最小最小的,也当一名旗兵 。
由于他们参与“开国”有功,地位特殊,世世代代食禄或者受到照顾 。
特别是满洲旗的“旗下人”,更加享有特殊的身份,他们大抵是满洲人,但也有早年祖先就跟随清宗室到处征战的汉人,即归附已久的“旧人”置身其间 。
清代的制度,规定他们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在京的也不准随便离京 。凭祖宗的福荫,他们好些人世代有个官衔,领月钱过活 。
一般的旗人要做事就得去当兵,领一份钱粮 。但是家族繁衍,人越来越多 。有的人名义上还是参领佐领,但实际上已经并不带兵,有的人名义还是骁骑校,但是已经不会骑马 。
更甚的,由于子孙大量繁殖的结果,每家每户的“月钱”不可能累进,“粥少僧多”,就分薄了收入 。
旗兵的名额有限,也不可能随便入营 。加上上层人物的贪污腐化,大吃空额,能够入营的旗兵相对来说就更加有限了 。
这样,世代递嬗,不少“旗下人”就穷困下来 。他们之中某些有识之士,也觉得长年累月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坐吃山空不是办法,也有去学习手艺的 。
但是这样的人,反而受旗籍人的冷眼,认为他们没有出息 。所以就其压倒的多数而论,“旗下人”大抵是游手好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