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四大哲学流派,古罗马四大哲学流派?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①肯定世界的物质性;②具有朴素辨证法的思想因素;③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④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自然观的最高形式;⑤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 。
意义: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开始从物质的宏观到微观探寻世界的本源
(1)直观性 。比如,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本”就非常直观 。希腊人深知海之宽广 。相比之下陆地是渺小的,而且地下还有水,天上更有水,植物和动物都离不开水,更重要的是水的形态变化多端(固、液、气) 。再通过类推,所有的万物都可以复归于水(液体),都由水(液体)而生 。
(2)猜测性 。比如,赫拉克利特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表达了对万物都处于生灭变化之中的猜测 。
(3)神秘性 。比如,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以抽象的、非实体的数量关系作为具体万物的本原 。
(4)思辩性 。比如,巴门尼德“变化只是假相,不变才是本真”的“存在”说(存在就是变中之不变)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的弟子芝诺(Zenon,前490一前436)针对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命题,提出了“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龟”等著名悖论 。其思辩技巧的高超令人赞不绝口 。
(5)整体性 。比如,亚里士多德集上述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四大流派之大成,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认为本体有四个方面:“质料”(对应于“水”等基质)、“动力”(对应于“火”等变化)、“形式”(对应于“数”等比例关系)、“目的”(对应于变中之不变的存在),模糊地表达了应从“元素”、“相互作用”、“结构”、“功能”四个方面去把握整体的“系统思想” 。这一点得到了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的肯定 。当然这种原始的“系统思想”在当时除了对生命科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有所帮助之外,总的来说并不能推进科学向深处发展 。因此,这个“最高峰”逐渐也就成了一种束缚,特别是被神学化以后 。

古希腊四大哲学流派,古罗马四大哲学流派?

文章插图
古罗马四大哲学流派?
    古罗马的四大哲学流派是怀疑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噶学派和新柏拉图派   
1.怀疑学派 这个学派的创立者是皮浪(约公元前365—前275) 。古希腊早期哲学所孕育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探求真理的途经,或者相信内部固有的理性,或者依靠外在感性的经验 。然而,皮浪则认为理性也好,感觉也好,都不能提供真实的知识 。因此,人对一切事物最好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保持沉默,不要轻易下断语 。这样,在思想上默于不可知,安于不知,就可以达到心神恬静了 。追求心神恬静是人生的目的 。皮浪代表早期的怀疑主义,后来古罗马的爱那西德谟(约公元前1世纪)代表晚期的新怀疑主义 。
【古希腊四大哲学流派,古罗马四大哲学流派?】 2.伊壁鸠鲁学派 这个学派由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所创立 。他研究了他以前的希腊各家的思想,还曾从皮浪学派学习心神恬静的方法 。后来他领悟到真正的恬静不能从怀疑中获得,只能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 。他于是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人的心智或灵魂都是极轻极圆滑的原子 。心智居于胸中,灵魂遍布于全身 。可以说心智是灵魂的集中部分,心智指挥灵魂 。灵魂原子从感官传导感觉于心智,心智利用灵魂原子的传导,推动肢体发生动作 。伊壁鸠鲁认为一切感觉都是物质相互碰触的作用,感觉是由外物流出的稀薄的原子团触到人的感官的结果 。伊壁鸠鲁认为思维依赖感觉 。对一项事物多次感觉之后,由记忆的帮助而形成对这事物的一般意象,依靠诸多一般意象才能思维 。一般意象或概念,他称为预识,因为人们可以用它预想要寻求的事物 。伊壁鸠鲁以为一切感觉都伴有痛苦或快乐的感情 。痛苦是由于人体内原有的适当的原子安排被扰乱,快乐则由于这种安排的恢复或者得到新的平衡 。伊壁鸠鲁也认为人是趋乐避苦的,但是人必须有道德,因为有德者必然快乐,而且真正的快乐者也必有德,乐与德是不可分离的 。他所说的快乐虽然包括肉体的快乐,但主要是指长期的全面的轻松而不是指一时的纵情欢乐 。伊壁鸠鲁反对宗教,反对一切迷信,认为这些都不能使人恬静,因为一切生死成毁都只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与神无关,由于信奉宗教或迷信而内心恐惧不安是完全不必要的 。伊壁鸠鲁的思想后来由古罗马时期的卢克莱修(约公元前98—公元前53)所继承 。他著有《物性论》,宣传伊壁鸠鲁主义 。 
3.斯多噶学派 (花园哲学家)斯多噶的字义是廊,由于这个学派在雅典的一处画廊集会讲学而得名 。这派的创始人是芝诺(约公元前336—前264) 。斯多噶学派以为世界既是物质也是理性 。人的灵魂是物质的,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顺从理性,一切变化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现,都是注定而不是偶然的 。这个学派因此相信预言和占卜 。斯多噶学派认为心有8个部分,包括5种感官、生殖能力、语言能力和理性 。理性是最高的部分,居于心脏 。人出生时心是空白的,没有天赋观念,一切知识来自感觉,由多数感觉渐渐形成概念 。理性也从感觉发展而来,在14岁时成熟 。理性有内部的和外部的活动,前者是判断和选择作用,后者是语言表达 。这个学派将心理活动分为认识与情感两类 。情感又分为良性的、常态的和过度的、病态的 。前者是喜悦、谨慎、合理的愿望,后者是快乐、悲痛、恐怖和不合理的愿望 。过度的情感是理性的错误判断,快乐和悲痛是对现在的错误判断,恐怖和不合理的欲望是对将来的错误判断 。芝诺代表早期斯多噶学派,后来古罗马时期的塞涅卡(约2—65)和安东略(120—180)代表晚期的新斯多噶学派 。斯多噶学派思想最终为基督教所吸收 。
4.新柏拉图学派 这个学派以柏拉图的理念论为基础,把柏拉图的著作看作是真理的源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提诺(205—270) 。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太一”,一切万物都从“太一”中“流溢”出来 。“流溢”过程是一个从高到低的下降过程,从“太一”首先“流溢”出来的是心智 。心智具有“太一”的性质,也很像“太一”,具有完满性 。心智仿效“太一”,从自身“喷射”出灵魂 。灵魂在观看它的来源时,就充满了心智,再流向别的相反方向时,就产生自身的形象,产生出整个感性的现实世界 。可见,这种“太一”说不过是以一种神秘主义的方法重复柏拉图的理念论而已 。它成为后来的基督教学说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