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称善用宿墨什么意思,关于国画的一些称呼?

涨墨 , 即墨入纸后 , 很快沿笔、纸的接触点向外涨晕,使墨迹膨胀扩大 。所谓涨墨法 , 即涨墨的方法 。
涨墨是墨和纸共同作用的结果 。
涨墨的最佳方法是用宿墨 。宿墨是指去除了墨汁里胶的成分沉淀下来的墨 。利用墨和水分离后 , 墨随笔触留在纸上 , 而水带着少量的墨沿着笔画边缘向四周晕开 , 越靠近笔画颜色越深 , 越远离笔画颜色就浅 , 等作品干了 , 墨色层次分明 , 书家创作时的笔触依稀可见 。

书法中称善用宿墨什么意思,关于国画的一些称呼?

文章插图
关于国画的一些称呼?
【书法中称善用宿墨什么意思,关于国画的一些称呼?】中国画技法——落墨 破墨 泼墨 积墨 宿墨国画(宣画):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 , 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 , 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 , 简称“国画” 。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 。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 , 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 , 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 , 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落墨中国画技法名 。始于南唐徐熙 。即用墨笔把花卉的全部连钩带染地同时描绘出来 , 然后略加颜色 , 使枝、叶、蕊、萼 , 既有生态 , 又有立体感 。熙自称:“落墨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工 。”当时徐铉亦云:“落墨为格 , 杂彩副之 , 迹与色不相映隐 。”北宋沈括解说:“徐熙以墨笔为之 , 殊草草 , 略施丹粉而已 。”李廌云:“根、干、节、叶 , 皆用浓墨粗笔 , 其间栉比略以青绿点拂 , 而其梢萧然有拂云之气 。”此乃唐末五代间水墨画确立后 , 由徐熙独创的以水墨为主 , 着色为辅 , 两相糅合的新形式 。破墨中国画技法名 。始见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或离合于破墨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曾见王维、张璪的破墨山水 。现代黄宾虹说:“破墨之法 , 淡以浓破 , 湿以干破 。皴染之法 , 虽有不同 , 因时制宜可耳 。”又说:“齐白石作花卉草虫 , 深得破墨之法 , 其多以浓墨破淡墨 , 少见以淡墨破浓墨 。”潘天寿认为用墨:“在干后重复者 , 谓之积 , 在湿时重复者 , 谓之破 。”作面用破墨法 , 目的在于使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映 , 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 。泼墨中国画技法名 , 相传唐代王洽 , 以墨泼纸素 , 脚蹴手抹 , 随其形状为石、为云、为水 , 应手随意 , 图出云霞 , 染成风雨 , 宛若伸巧 , 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见《唐朝名画录》) 。唐代张彦远认为:“泼”不能过甚 , 有“吹云泼墨”之说 , 明代李日华《竹懒画媵》:“泼墨者用墨微妙 , 不见笔迹 , 如泼出耳 。”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墨曰泼墨 , 山色曰泼翠 , 草色曰泼绿 , 泼之为用 , 最足发画中气韵 。”后世指笔酣墨饱 , 或点或刷 , 水墨淋漓 , 气势磅礴 , 皆谓之“泼墨” 。现代亦有以彩色为主的纵笔豪放的画法称为“泼彩” 。积墨中国画技法名 。指山水画用墨由淡而浓、逐渐渍染的方法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 , 即墨色滋润而不枯 。”元代黄公望《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 , 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 , 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 , 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 。”清代恽格《南田画跋》:“昔北苑尝写风溪谷雨 , 峰峦晦明 , 树石林泉 , 烟霏云绕 。又画落照图 , 近视若无物 , 远视村落杳然深远 , 悉是晚景 , 远峰之顶 , 宛有返照之色 。巨然宗之 , 每积墨数十层 , 空淡若无墨 , 峰峦云雾 , 无迹可寻 。”现代黄宾虹《画法要旨》:“积墨法以米元章为最备 。浑点丛树 , 自淡增浓 , 墨气爽朗 , 此天所不能胜人者 。思陵(赵构)尝题其画端云:天降时雨 , 山川出云也 。董思翁书 , ‘云起楼图’ , 谓元章多钩云 , 以积墨辅其云气;至虎儿(米友仁)全用积墨法画之 。”潘天寿谓:“积墨须在杂乱中求清楚 , 清楚中求杂乱 。”宿墨中国画技法名 。初见于北宋郭熙《林泉高致》 , 有“用墨七法”之说 。宿墨是七法之一 。指砚中隔宿之墨 , 当宿墨开抬脱胶之际 , 既粘而又浓黑 , 含水旁渖(漫漶) , 笔痕犹存 , 自有一种烟雨絪緼之气 。山水画家用之以醒画面精神 。现代黄宾虹也将用墨归纳为:“浓、淡、破、渍、泼、焦、宿” , 晚年善用宿墨 , 在浓黑处 , 再积染一层墨 , 或点上极浓的宿墨 , 亦称“亮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