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从“好学生”到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型大学如何破题

■采访人员 姜澎
大学应该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去的一个学期 ,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前任校长张杰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破题:他带领自己所在的前沿科研团队 , 投身本科教学一线 , 为上海交大的本科生开设了一门高级思维研修课程 。
这门连续18周的课程 , 师资阵容用“超豪华”来形容毫不为过 , 但教学难度与科研活动的难度同样也超高 。 面对一批平时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 , 大学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好学生”到拔尖创新人才的蜕变?
在张杰看来 , 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 , 归根结底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 研究型大学必须在加快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有更深入的思考、有新的求解和突破 。 在上海交大开讲的研修课程 , 就像一次实验 , 却为当前的高校带来诸多启示 。
一场学术报告会 , 成为“见证奇迹的时刻”
随着为期18周的高级思维研修课程画上句号 , 包括张杰本人在内 , 都很期待课程的成效 。 日前 , 他为首批完成课程的26名本科生组织了一场学术报告会 。 张杰开玩笑地称之为“见证奇迹的时刻”:26名大三学生分10组展示了10个科学报告 。
学生们对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对研究结果的流畅表述 , 包括在面对现场评审教授提出的一连串的质疑时给出的淡定回应——可以说 , 表现着实令人惊喜 。 有参与现场评审的教授直言:“这些大三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思考 , 视角和思维的深度真是太出乎意料了!”更有三项成果 , 一些评审教授认为“可以直接写成论文发表在高等级的物理杂志上” 。
回过头来看 , 高“产出”和高“投入”密不可分 。 张杰领衔的这门课 , 堪称上海交大师资阵容“最奢华”的本科课程:授课内容由张杰与意大利罗马大学的Atzeni教授这两位顶尖科学家共同设计 , 他们都是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最重要国际奖项“泰勒奖章”获得者 。
再看教学进程 , 由张杰授课并导读该门课程所涉及的重要科学文献 , 由9位青年教师担任课堂讨论的小组导师 , 另有12位研究生助教带领本科生开展讨论课 。 随着课程进入研讨阶段 , 张杰与这些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前沿研究课题的指导老师 。
据说 , 整个教师团队为这门持续18周的课程 , 至少开了14次研讨会 。 导师会定期讨论自己所指导小组的学生情况 , 针对每一位学生 , 教学团队都会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
破解“钱学森之问” , 大学教育要从“思维能力”切入
张杰领衔讲授的这门高级思维研修课程 , 是上海交大致远学院探索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法的试点 。 致远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着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 。 时任上海交大校长的张杰 , 也是学院的创院院长 。 如今他回归教学科研 , 也有机会身体力行地将自己多年来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思考付诸实践 。
在张杰看来 , 教育固然有其知识传承的功能 , 但这并非教育的全部 , 研究型大学教育的价值更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 , 或教会学生思考什么问题 , 而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 尤其是中国的研究型大学要破解社会上的“钱学森之问” , 就需要聚焦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 , 否则很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教育投入越多 , 教师和学生越努力 , 创新思维就被磨灭得越多 , 拔尖创新人才就越难以出现 。
“在最短的时间内引领学生掌握这门课的核心物理概念 , 然后通过导读、研讨和对前沿物理问题的探索活动 ,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 即通过物理学的简化和近似、数学的抽象与逻辑 , 实现从学习基础知识到研究前沿问题的转变 ,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科研的转变”——这是这门课程的目标 。 张杰告诉采访人员 , 这一课程是从“激光聚变物理”这一专业课程的讲授切入的 , 在国外 , 它一般是一门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课程 。 而对于大学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 从最初的“畏惧”到经过18周、四个阶段的研修后 , 学生们开始意识到:只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 他们可以高质量地研读任何课程 , 并进入到该领域的前沿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