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互联网大厂下场务农,手机种田成新标杆?( 四 )


“我觉得不管种出来的粮食也好 , 还是其他水果类的农作物 , 第一是要健康 , 第二是老百姓能够赚到钱 , 然后再去谈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和产业农业 。 但是如果这两个前提放在后面 , 先去谈智慧、数字 , 我觉得那都是不负责任的 。 ”左汉伟对「探客深科技」坦言 。
他说 , 有关智慧农业方面的技术 , 我们国家现在已经算得上是很靠前 , 但普及需要时间 , 规模化应用也需要时间 , 这需要跟国家的三农政策相绑定 。 单就技术而言 , 老百姓其实也都能接受 , 但如果成本太高 , 补贴跟不上 , 最后叫苦的还是老百姓 。
在他看来 , 国内的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产业化农业的产业链 , 其实可定位为“信息化农业” , 或者叫“新农业” 。 新农业目前主要由新农人操作 , 以80后为主 。 “10年以后 , 中国农业可能会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 未来 , 农业农村的商业化会更明显 , 这个过程中会淘汰一些老的种植户 。 ”
他还表示 , 乡村振兴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 在这个过程中 , 政府也会有各项补贴 , 预计有五到十年可以实现振兴的目标 , 届时中国农民就会变得更有钱 , 相应的也能带动各行各业的消费和发展 。

图 / 摄图网 , 基于VRF协议
而在赵洪啟看来 , 随着乡村振兴法的颁布以及十四五规划的出炉 , 他认为 , 需要5年左右时间把智慧生产工具铺完 , 未来整个农业领域必然会有质的变化 。
在这个大背景下 , 进军农业领域的企业都要制定相应的规划 , 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
“目前 , 我们的主要规划是:第一阶段做好智能设备 , 让农业农企省时、省力、省工;第二阶段是采集好所有的数据 , 把数据管好用好;第三阶段就是真正的生态链搭建 , 构建真正的智能化体系 。 走好这三步 , 最终形成一套带有算法的真正智能化的大数据服务体系 。 ”赵洪啟说 。
如今 , 市面上现有的产品从应用的角度来讲已经够用 , 但如果从智能的角度来讲 , 还差点意思 , 赵洪啟认为还“需要更多的设备 , 更多的系统去提炼 。 ”
事实上 , 在智慧农业领域 , 我国跟美国、荷兰、以色列比还有一些差距 , 我们正处于市场教育及技术攻坚阶段 。
“以前刚出无人机的时候 , 谁会用无人机打药?谁都不信 , 但是现在大家都在用 。 这段历程 , 前后经历了七年左右 。 ”在左汉伟看来 , 智慧农业就是在技术层面攻关 , 一改之前比较重且需要靠人堆的局面 , 把农业变成比较轻的解决方案 。
“说实话 , 智能化产品如果价格太贵 , 农民肯定用不起 , 所以需要考虑市场化的问题 。 要是能够做到真正适配我们的本地化需求 , 同时把性价比做得更好 , 那最终不就是我国农业的大好机会——实现国产替代的机会?”鲁锡峰说 。
【idc|互联网大厂下场务农,手机种田成新标杆?】*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 , 基于VRF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