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蜜”指“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有时“多”也可省略),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 。所以原词指的是“智慧到彼岸了“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至彼岸 。
2、般若有三种:一生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人空,而不起人我见的智慧 。二法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法空,而不起法我见的智慧 。三俱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人、法俱空,而不起人、法二种我见的智慧 。
文章插图
波若波罗密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正确说法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一般指“般若波罗蜜多”(Prajna paramita),“般若”指的是“智慧”,“波罗”指“彼岸”,“蜜”指“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有时“多”也可省略),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 。所以原词指的是“智慧到彼岸了“ 。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至彼岸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通俗解释?
《心经》,主要分为显说般若和密说般若两大部分 。
在显说般若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四句,应该说是《心经》中最难理解的部分 。
这四句话大家都熟悉,也都能背 。可是,怎么去理解?特别是如何正确地去理解?非常重要!
比如,这个“色”字,假如我们把它解释成“女色”,或者说“美色”,似乎缩小了它的外延;但是,如果把它理解成“一切的物质现象”,好像又扩大了它的外延 。
其实,《心经》原典中“色”字的真正意义,应该是指我们的身体(色身) 。只有这样,才能与破除我执相吻合、相一致和相呼应 。
什么是“色不异空”呢?这就是空观,是为了破除我们的常一主宰的执着 。其目的,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身体(色身)是无常的、变化的、没有实体的,都是因缘所生的 。我们把无常的、变化的、没有实体的,都是因缘所生的这些概念,高度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空,所以说“色不异空” 。用空观破有执,让我们明了,所谓的有,是缘起的假有(有而非有,谓之妙有) 。因此,在《心经》中才有“色不异空”这一句的呈现 。(观色即空成大智,若无空观,则怎能脱俗入道?)
什么是“空不异色”呢?这就是假观,是为了破除我们的断灭之见和顽固空见 。其目的,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身体(色身)虽然是无常的、变化的、没有实体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缘起假有和暂时的存在 。我们把缘起的、假有的、暂存的,都是因缘所生的这些概念,高度浓缩成一个字,那就是色,所以说“空不异色” 。用假观来破空执,使我们了知,所谓的空,是缘起的性空(空而不空,谓之真空) 。因此,在《心经》中才有“空不异色”这一句经文的呈现 。(观空即色成大悲,若无假观,则怎能入世度生?)
什么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这就是中观,是为了破除我们于色空二边的执着 。
我们一般人都认为色是生、空是灭;色是垢、空是净;色是增、空是减;色是事,空是理;色是相,空是性;色是用,空是体 。总而言之一句话,色就是色、空就是空、色不是空、空不是色 。
然而,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缘起而性空(即有是空),所以说“色即是空”;性空而缘起(即空是有),所以说“空即是色”;缘起而性空,性空而缘起,即有是空,即空是有,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用中观来破色空二边之执,让大家觉悟有而非有、空而不空、非有非空、亦有亦空,证悟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的不二境界 。因此,在《心经》中才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经文的呈现 。(悲智双运成正觉,若无中观,则怎能获证圆融相即之中道?)
【般若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波若波罗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呢?色蕴既尔,四蕴皆然,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我们的生理组织固然如此,同样,我们的心理活动,即受想行识也是一样的 。
为什么先(破)色,而后(破)受想行识呢?这就好比浣衣磨镜,必先粗而后细 。因此之故,先色空而后心空也 。
《心经》在显说经文的一开头,就给我们树立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光辉典范,这让我们对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增添了无比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 。
《心经》又在显说经文的最后,告诉我们:“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知,不仅十方三世的大菩萨们,依靠般若的智慧,而获得究竟涅槃;就是现在、过去、未来的三世诸佛,(在因地中)也无一不是依靠此般若胜妙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佛果 。
《心经》显说经文的中间部分,都是在破执 。因为是破执,所以采用的都是遮诠的语法和否定的语气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我们仔细观察,即可知道,《心经》中出现最多的字,就是“无”字,前后一共有21次之多!其次是“不”字,出现了9次!再者,即是“空”字,出现了7次!可以不夸张地说,《心经》所讲的内容,无非是说,在般若智慧的照耀下,诸法无不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只有远离一切的虚妄执着,才能得到彻底的自在解脱 。
《心经》表面上在破妄,而实质在显真 。什么是妄?我执和法执!什么是真?缘起性空!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五蕴三科,都是虚妄不实之法,理当破之,因此不须多加赘说 。可是,为什么圣者所修的十二因缘、四圣谛以及菩萨所修的智得,也要破除呢?这是因为十二因缘、四圣谛以及菩萨所修的智得,也只不过是我们修行过程中,阶段性的路标而已 。虽然路标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能只在路标处停滞不前,而是要沿着路标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 。只有这样,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获得自在和解脱 。
因为手指的标向作用,我们藉此而见到了月亮 。如果我们紧紧盯着手指不放,则永远也见不到月亮 。这就好比治病的良药,只要疾病一旦除去,其药亦当自弃 。正所谓“渡河当用筏,到岸不须舟” 。
这里,需要特别加以强调的是,我们很多人都在心里这样想:“我的病现在是好了,可将来要是再生病,不是还要吃药吗?因此,我得把药留着!至少,我要把药方留着,以防不测 。”“我虽然现在是过河了,可是我还得回来啊!因此,我得把木筏背着 。至少,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把它藏着 。以备回转时再用!”
以上两种错误的想法,是因为他忘记了圣者是“永不退转”的啊!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你再也不会生病啦 。过了河,你就再也不用回来啦 。你看到过有费尽心力,好不容易从大火中逃命出来的人,又回头钻进火海里去的吗?没有!一个也没有!如果要有,那肯定是为了救别人 。那就是菩萨!
因为有相,所以是有限的;只有无相,才是无限的 。《心经》从世间有情的五蕴,一直空到出世间的无智无得 。因为空得完全彻底,所以能够不取一切相 。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够即见诸法实相 。
《金刚经》上讲:“一切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把《金刚经》上的这段话,拿到这里来注解《心经》,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
《心经》的第二部分,是密说般若 。或经或咒,原同一体,若显若密,本无异致,所谓显即是密,密即是显,经即是咒,咒即是经 。经是显咒,咒是密经,显说即具密咒之利益,密咒亦诠显说之妙义 。所以说,《心经》的全经妙义,无不总摄在它的密咒之中;而全咒密益,亦无不统归在《心经》的显说文中 。
如来说法利生,有显有密 。经典中,明说道理以示人之修持者,谓之显教;不事解释,唯加持功用者,谓之密言 。显说即经文,密说即咒语 。
所谓经显义理,咒宗秘密;义理可以阐释,秘密不可解说 。显说是以言语文字阐发道理,令人见闻启悟,依法修行而获益——开发智慧,灭除烦恼障 。密说虽不可明示于人,然为诸佛菩萨威力加被,具有秘密功德,含藏极大神力,能令至心持诵者,获得不可思议之利益——增长福慧,消灭罪业障 。
因为众生根性各殊,故使如来显密并施 。有当由显说而得益者,则用显说以引导之;或应从密说而获益者,即示密咒而摄取之;再有须藉兼持显密二种而获益者,则显说之后更说密咒 。若显若密,莫不使其各适机宜而修持获益 。
佛陀说法,常常显密兼施,经咒并举,其意即在于此 。如《楞严经》,有楞严咒;《药师经》,有药师咒;《弥陀经》,有往生咒等等 。
《心经》的咒语是这样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如果翻译过来,大意是:(依般若得度)去吧!(依般若得度)去吧!(依般若得度)到彼岸去吧!大众都(依般若得度)到彼岸去吧!速疾成就无上(佛)菩提!
- 阅读分析.人类基因组研究大事记1990年lo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 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有存在证据吗 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吗
- 美国阿波罗登月是否属实?
- 般若是什么意思,纹身般若是什么意思?
- 百度阿波罗正式开源,全资收购语音公司KITT百度AI开发者大会
- 百度阿波罗带来了全自动驾驶科技,但全面推出可能要到2025年
- 阿波罗|百度发布Apollo 8.0,架构、能力双双升级
-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在珠海兴业快线隧道工程现场|为“地下航母”配备“数字大脑” 国内首台超大直径同步掘进机“
- 创业板网站 创业板信息披露官方
- 创业微信群欢迎加入 创业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