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故事


关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故事

文章插图
秦朝灭亡以后 , 项羽自称为西楚霸王 , 封刘邦为汉王 。自公元前206年开始 , 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 , 进行了将近4年的战争 , 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 。战争初期 , 项羽实力雄厚 , 有40万大军;刘邦只有10万人 。
但是刘邦关注民心 , 进驻咸阳时 , 宣布废除秦朝的严酷法令 , 向老百姓“约法三章”——杀人的要被处死 , 打伤人以及偷盗都有罪;刘邦还很重视人才 , 得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帮助 。
另外 , 刘邦有富饶的关中作为根据地 , 因此 , 刘邦率领的汉军逐渐由弱变强 。相反 , 项羽骄傲自大 , 不听取意见 , 放任士兵烧杀抢掠 , 大失民心 。
公元前202年 , 刘邦率大军攻打项羽 , 在垓(gai)下(今安徽省境内)把项羽的楚军重重包围 。夜里 , 项羽听到汉军军营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 , 十分吃惊 , 以为楚的地方全被汉军占领了 , 项羽悲痛地与虞姬(项羽的妾)诀别 , 率领800多骑兵突围逃走 。
汉军紧追不舍 , 形势十分危急 , 项羽被迫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刘邦战胜项羽后 , 建立汉朝 , 定都长安(今西安西北) , 国号“汉” , 历史上称为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
扩展资料:
项羽输给刘邦的原因:
刘邦心狠手辣 , 而项羽儿女情长 。项羽是贵族后代 , 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 , 是平头百姓一个 。然而 , 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 , 麾下群臣才华横溢 , 他们君臣携手 , 同心同德 , 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 。
作为对手 , 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 。孤傲自负、刚愎自用 , 一意孤行 , 一错再错 , 终于兵败垓下 , 自刎于乌江 。
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 , 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 , 只顾自己逃命 。他身边的人 , 一旦怀疑到谁 , 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 。
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 , 就是他病了以后 , 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 。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 , 樊哙是吕后的妹夫 , 跟刘邦两个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话说叫“担儿挑” 。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 , 是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连樊哙这样的人他也怀疑 。
刘邦他突然就觉得 , 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 , 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 , 交给陈平:“平至军中 , 立斩哙头 。”——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到军队里去 , 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 。这个事情最后没做成 , 因为后来刘邦死了 。
【关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故事】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易中天:项羽为何会输给刘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邦
项羽和刘邦是结拜关系 , 同时也是敌人关系 。秦灭后 , 项羽成为了楚王 , 统帅六国诸侯 , 而刘邦被封了一个汉中王 , 被发配到了汉中 。汉中就是今天是四川一带 , 刘邦自然不肯啊 , 明明是自己先进咸阳的 , 到头来竟然落了一个流放的下场 , 自然要出去报仇拿回自己的东西 。
出蜀后项羽和刘邦就开打了 , 最好立下楚河汉界 , 不过刘邦心中积怨很深 , 乘着项羽撤军的时候埋伏 。最后项羽被他逼死在乌江 。
刘邦其他情况简介 。
刘邦公元前202年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 , 后来定都长安 , 建立西汉 。陆续消灭臧荼、韩王信、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 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
刘邦建章立制 , 休养生息 , 励精图治 。兵员归家 , 豁免徭役 , 重农抑商 , 恢复社会经济 , 稳定统治秩序 。安抚人民生活 , 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统治基础 。对外与匈奴和亲 , 开放边境关市 , 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
刘邦项羽的故事(4篇)
刘邦项羽的故事1一决雌雄是什么意思?据《史记·项羽本记》记载 , 秦末汉初 , 楚王项羽、汉王刘邦 , 两人为争夺天下 , 战争频繁 , 相持日久 , 不分胜负 。只是苦了双方的士兵和百姓 , 精壮的士兵为频繁的征战所累而叫苦连天 , 老弱百姓更是被水陆军运拖得喘不过气来 。
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多年来之所以战争频繁、混乱不堪 , 只是因为我们两人互相争斗的缘故 。我很想与你面对面地挑战 , 一决胜负 , 以免天下百姓互相残杀 , 白白受苦 。”刘邦笑着拒绝说:“我宁可与你斗智 , 不愿与你直接斗勇 。”
项羽不听 , 命令军中壮士出阵挑战 。汉军阵中有擅长骑射的楼烦族士兵 。楚军三次挑战的壮士 , 都被楼烦族士兵射死 。项羽大怒 , 于是他亲自披甲执戟出阵挑战 。楼烦族士兵又想射箭 , 项羽怒目圆睁 , 大喝一声 , 声如巨雷 , 楼烦族士兵吓得眼睛不敢正视 , 手无发箭之力 , 赶忙回马入阵 , 躲进军营不敢出来 。刘邦派人暗地一打听 , 原来是项羽亲自出阵 , 吓退了汉军射手 。刘邦听后大惊失色 。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一决雌雄”这个成语 , 意指一决胜负 。
楚汉之争的影响:楚汉之争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 , 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 , 战地之辽阔 , 规模之巨大 , 用兵韬略之丰富 , 前所未有 。那么就这场战争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 , 但性质却截然不同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 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 , 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 , 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 , 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 。在这场角逐中 , 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 , 不善于用人 , 不能重建统一王朝 。刘邦知人善任 , 因势利导 , 终于战胜了项羽 , 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 , 建立了汉朝 。
长期统一
项羽分封刘邦于汉水之畔的汉中 , 号曰汉王 。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 , 便以“汉”为国号 , 建立了统一的西汉王朝 , 并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 又经汉武帝一朝 , 达到了西汉的巅峰时期 。楚汉战争造就了统一的西汉王朝 , 后历王莽短暂篡国后又进入东汉时期 , 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400余年的长期统一局面 , 促进了汉民族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 。
衍生命名
后世刘姓政权多附会汉朝 , 又以“汉”为国号 , 如蜀汉、汉赵(前赵)、南汉、后汉、北汉等 。连带赋予汉民族等寓意 , 许多非刘姓也取“汉”为国号 , 如成汉、侯景政权、陈友谅政权等 。类似渊源 , 后世分封诸侯王也多以“汉”为号 。因为汉朝统一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汉文化的发展 , 汉朝国号“汉”又被衍生扩展命名于汉族、汉人、汉字、汉语、汉文、等 , 影响广泛而深远 。
成语典故
楚汉战争及前后时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典故以及词语、地名 , 最著名的有如指鹿为马、取而代之、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衣锦还乡、先发制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四面楚歌、一决雌雄、楚河汉界、十面埋伏、江东父老、东山再起、霸王别姬、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鸿沟、冠亚季、冠军、虞美人、二世祖、三秦、三齐、等等 , 影响十分深远 , 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
楚河汉界
棋子活动的场所 , 叫作“棋盘” 。在长方形的平面上 , 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 , 共有九十个交叉点 。
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 。中间部分 , 也就是棋盘的第五 , 第六两横线之间末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 , 常有一区空隙 , 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 , 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 。据史料记载 , “楚河汉界”在古代的荥(xing)阳(今属郑州)成皋一带 , 该地北临黄河 , 西依邙山 , 东连平原 , 南接嵩山 , 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 。
公元前203年 , 刘邦出兵攻打楚国 , 项羽粮缺兵乏 , 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 , 割鸿沟以西为汉 , 以东为楚”的要求 , 从此就有了楚河汉界的说法 。至今 , 在荥阳广武山上还保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 , 西边那座叫汉王城 , 东边的叫霸王城 , 传说就是当年的刘邦、项羽所筑 。两城中间 , 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 , 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鸿沟 , 也是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 。两端的中间 , 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 , 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 , 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 , 象征着中军帐 。
刘邦项羽的故事2刘太公是谁刘太公听到这个称号大家或许都会觉得很熟悉 , 但是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刘太公是谁 。刘太公是汉朝创始人刘邦的父亲 , 也就是汉高祖皇帝刘邦的父亲 , 世人称作他为太上皇刘太公 。刘太公姓刘名煓 , 还有一个名字是刘湍 。
历史上的人物都有名什么、字什么、号什么的 , 刘太公也有专属的号称 , 特定的名是“昂” , 字是“执嘉” , 刘太公有两个号 , 一个号是“显”初 , 另一个号是“太平” 。
爱好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刘太公是谁 。刘太公是刘邦的父亲 , 当年项羽还没有给刘太公刘湍和刘太公的儿子刘邦封爵位的时候他们是一起住在丰县里面的 , 一起安居乐业 , 但是没有过多久 , 西楚国的霸王项羽为了争夺政治权利 , 于是和刘太公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汉王刘邦 , 展开了一场属于两国的战争 。在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中 , 最后还是刘太公的儿子刘邦获胜 。
在这场生灵涂炭的战争中 , 刘太公刘湍当然不是平平安安度过的 , 有一次反战中 , 刘太公刘湍很不幸被敌军擒获 , 虽然最后刘太公的儿子刘邦智取获胜了 , 使得刘太公刘湍没有失去性命 , 但是也因为失去了一部分所占据的地方资源 , 以鸿沟分界 。
战争胜利之后 , 刘太公刘湍的儿子刘邦虽为了帝王 , 但是刘太公刘湍的地位并不显著 , 尽管他是刘邦的父亲 , 但是地位也就是臣子的身份 ,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哪里有父亲给儿子作揖 , 儿子不给老子作揖的道理 , 刘太公就不服气 , 甚至很生气 , 后来才有了太上皇的称呼 。
项羽要杀刘太公
刘太公原本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 , 即便是现在在京都生活也不会触及到太多的政治方面的问题 , 那么项羽要杀刘太公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一想便知道 , 一定和刘太公的儿子刘邦有关系 。
果然 , 根据历史记载 , 具体故事是这样的 , 因为楚汉正处于对立阶段 , 刘邦是汉朝的统率在 , 项羽是楚国的一名大将 , 楚国想要成功独霸一方 , 必定要消灭刘邦的部队 , 可是以当
时的实力来看 , 刘邦的实力要更强一些 , 加上刘邦躲在城中也不出来迎战 , 项羽也不干贸然进攻 , 于是便想了一个主意就是用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做人质来引诱刘邦出城 , 可是刘邦称帝的愿望那么强烈 , 会因为这个中项羽的圈套吗?
项羽果然把刘太公放在了一个很高的木板上面 , 还要挟刘邦说你要是不向楚国投降的话 , 我就要把你父亲刘太公煮到锅里 , 果然刘邦的一番话语不仅没有投降的意思 , 还把项羽惹怒了 , 刘邦说的是我如果向你们楚国投降了的话 , 那么刘太公不仅仅是我的父亲了 , 也会成为你们楚国的父亲 , 你们要是把执意把你们的父亲要煮了 , 那么到时候也分给我一碗汤喝吧 。项羽十分生气 , 正准备要把刘太公杀掉 , 可是项伯把项羽要杀刘太公的行为制止住了 。这样一下 , 刘太公不仅得救了 , 而且刘邦也没有投降 , 项羽的计划又一次失败了 。项羽要杀刘太公不是最终目的 , 幸运的是刘太公也没有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
刘太公行乐
刘太公行乐 , 顾名思义就是刘太公在晚年的一些生活 。刘太公原名叫做刘惴 , 是秦朝的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 , 在六十五岁之前都是以耕田为生 , 可是刘太公在六十五岁以后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那就是因为他的儿子 , 刘邦 。
刘邦在称帝之后 , 便把刘太公接到京城生活 , 这让刘太公一下很难适应 , 毕竟以前都是干着农活 , 现在的生活一下变得这么舒适他很难接受 。果然没过多久 , 刘太公就过腻了这种天堂般的生活 , 开始变得整天闷闷不乐 , 这让刘邦很是不解 , 于是刘邦通过打听父亲身边的侍从了解到父亲是因为怀念以前家乡的生活才这般闷闷不乐 , 但是家乡里京城隔这么远 , 带父亲回去不太实际 , 可是刘邦又想实现父亲的这个心愿 , 便私下把父亲所在的村庄都迁到到了离京都不远的地方 , 一草一木 , 房屋结构 , 总之村庄里的所有都原封不动的迁了过来 。
不久 , 刘邦便告诉父亲要带他回家乡看看 , 刘太公心里非常高兴 。可是走了没多久刘邦就告诉父亲马上就到了 , 刘太公还纳闷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 , 刘太公下车后 , 便看到家乡的村口 , 在往里走 , 看到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面孔 , 房子也是一模一样的 , 可是刘太公还是有点半信半疑 , 于是向村民一打听 , 便知道了具体情况 , 即便如此 , 刘太公看到乡亲们 , 那一份亲切感油然而生 , 还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便是刘太公晚年一个重要的行乐故事 。
刘太公封号
楚汉之争 , 刘邦胜利后 , 关于刘太公封号这一问题被很多人关注 。其实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并没有什么封号 。众所周知 , 刘邦的`江山是他本人及一些有头脑的贤能异士打下来的 , 刘太公刘湍并没有做些什么 , 所以在汉高祖刘邦封帝后 , 刘太公迟迟没有什么更好的职位 , 一直以臣子的身份处在汉高祖刘邦的身份 , 就算见面作揖时都是刘太公刘湍向汉王刘邦俯首称臣 , 刘邦倒是没有给他对着作揖 。
不过自古以来 , 历史上确实是没有帝王给父亲封号的典故 。
不过有一句俗话:“百善孝为先” 。就算儿子刘邦的身份地位有多么高 , 父亲就是父亲 , 尊重长辈是道德中的优良传统美德 。刘太公刘湍对于儿子的做法很不满意 , 但是又不能明说 。所以呢 , 他就在汉高祖刘邦再次拜访他时 , 刘太公就握着扫把在门口与他相见 。得知此事的刘邦很惊吓 , 后来细想一下 , 最后给刘太公封为“太上皇” 。
撇去政治不谈 , 只论家室的话 , 在家父亲的地位必然是是高于作为儿子的刘邦的 , 但是刘邦毕竟是汉王 , 自己打下的江山 , 哪里有因为这个道理就退位让给父亲来当皇帝 。而且在那个段也就皇帝的位置是最高的 , 封号什么的话这肯定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讨论才得出的 , 事实证明“太上皇”这个称号不高不低恰到好处 , 也算是刘太公封号了 。这显示刘邦过人的智慧 , 这也为后世常用 , 历史上唐朝的太上皇是最多的 。
刘邦项羽的故事3秦末 ,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 。为了扩大力量 , 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 。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 , 我们就服你 , 院中有一大鼎 , 足千斤 , 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 , 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 。然后 , 他自己撩起衣襟 , 大步走到鼎前 , 握住鼎足 , 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 , 而且三起三落 。于是 , 桓楚满口答应 , 合兵从羽起义 。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 , 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 , 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 。观望中 , 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 。”只此一语 , 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 , 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 , 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 。我听说先发制人 , 后发则被人所制 , 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 。”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 , 按照计划 , 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 , 收集了他的部下 , 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破釜沉舟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 , 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 , 项羽率兵前往解救 。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 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 , “皆沉船 , 破釜甑 , 烧庐舍 , 持三日粮 , 以示士卒必死 , 无一还心” 。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 , 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 , “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 。秦损兵折将 , 项羽乘胜追击 , 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项庄舞剑 , 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 , 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汉高祖 。在宴会上 , 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 , 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 。于是 , 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 , 想借机刺杀汉高祖 。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 , 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 , 其意常常在沛公 。”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 , 指斥项羽不守信义 , 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 , 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 。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 , 项羽引军入咸阳 , 大肆烧杀 , 咸阳火三日不绝 。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 , 土地肥美 , 可以作为霸王之都 。”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 , 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 , 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 。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 , 果真不假 。”项羽闻听此言 , 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 , 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 , 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汉高祖军队围得水泄不通 。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 , 项羽大惊 , 见大势已去 , 率众杀出重围 , 逃至乌江边 , 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 , 项羽有船不渡 , 自刎身亡 。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乌江自刎
西楚霸王项羽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以船待 ,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 , 地方千里 , 众数十万人 , 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 , 汉军至 , 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 今无一人还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 , 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 , 所当无敌 , 尝一日行千里 , 不忍杀之 , 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 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
刘邦项羽的故事4刘邦 , 是汉高祖 , 是汉朝的开山鼻祖 。项羽 , 是西楚霸王 , 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战士 。他们两个有什么关联呢?哦!原来他俩在著名的战役中——楚汉相争成为了敌人 , 不过值得一提 , 刘邦领导的战役可谓是每场都会一败涂地!可是他为什么在“楚汉相争”中成为了赢家呢?等下你就知道了 。
说起刘邦与项羽的身世 , 你一定会大吃一惊:项羽出生在贵族 , 讲义气、风度翩翩、且天资聪慧;刘邦是贫民出生 , 十分粗鲁、常常醉酒不付钱 。看到这 , 你一定会想:“在身世与性格上 , 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 可偏偏是粗鲁野蛮的刘邦会获胜 , 而风度翩翩又讲义气的项羽会输了呢?”看下去你就知道了:刘邦人缘好 , 结识了许多的良将谋士给他出谋划策;而项羽 , 小肚鸡肠 , 仅一名谋士还被他给气跑了!就是因为两个的为人处事的区别 , 从而改变了历史进程 。
垓下之战 , 是项羽有史以来第一次战败 , 也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 刘邦在垓下集合了七十万大军 , 而项羽只带了十万大军 , 在战役最后 , 项羽仅带了二十六人逃至乌江 , 一位渔夫划船而来 , 叫项羽赶快上船 , 项羽说道:“上天要亡我 , 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 , 现在无一人生还 , 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 , 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 , 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说完便自杀身亡了 。
古今中外 , 有多少的故事令人深思 , 刘邦与项羽的事迹告诉我: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在生活中要多结识良师益友 ,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 要豁达大度 。如果当年项羽听从旁人劝告 , 回到江东 , 改变小肚鸡肠的性格 , “楚汉相争”还不知谁胜谁负呢!